清乾隆青花八仙双耳尊亮相保利香港首拍
0条评论 2012-10-26 16:07:3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清乾隆 青花八仙贺寿双耳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35.5cm
估价:HK$ 12,000,000-18,000,000

雍乾之际,社会审美时尚是以皇家的艺术品味为中心,在宫廷造办诸艺百工所设计制作的各式陈设中,表现皇室宗教信仰的器物当为一大宗,如此件出自景德镇御窑厂的青花八仙尊即是一件反映彼时宫廷对道教尊崇的佳作。其造型当自上古青铜壶化裁而来,上窄下宽,恢弘稳健,气派大方,颈部设双镂空螭龙形耳,龙身自上而下回首作攀附状,身形矫健灵动。器身腹部斜直,外壁广阔,最宜瓷画,口沿和足沿分绘一周缠枝灵芝和回纹,腹部所绘八仙踏云行于海上,周围流云旖旎,祥蝠飞舞,海面浪涛翻滚,嶙峋寿石矗立其间,灵芝、寿桃等仙草瑞果自石上生出。但见画面上汉钟离袒腹举捧还魂扇;李铁拐拄杖紧握仙葫芦;蓝采和宽衣洒带挑花篮;韩湘子凝神远望吹横笛;曹国舅高抬绰板;张果老谨抱鱼鼓;吕洞宾负剑直身;何仙姑轻盈持莲,画面布局饱满,充满喜庆气氛,纹饰描绘笔触细腻精湛,尤其细若游丝的海浪波纹颇见功力,众仙神情精妙,仙风道骨尽显无遗。通体施釉滋润晶莹,青花发色明快沉稳,几无可挑剔之处,将尽善尽美的官窑法度体现的淋漓尽致。尊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方章款,笔力劲健,笔法独特,再联系其精美的镂空螭龙耳和气韵殊常的瓷绘风格可知,此尊当为唐英榷陶珠山御窑厂之“唐窑”御物。

“唐窑”为雍乾之际唐英任职督陶官时所烧造瓷器之概称,《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居老人、陶成居士,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充驻厂协理官;唐英一生事迹除供奉内廷便与窑务相始终,先后榷陶二十余年之久,为景德镇御厂历史中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其仿古采今,备诸巧妙,设计、创造了许多新式釉色与器形,皆“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此式尊即为唐英自雍正榷陶御窑时创新之一佳例,因其造型酷似牛头或鹿头,故又常被称为“牛头尊”或“鹿头尊”,自雍正时创烧后延续至乾隆御窑。雍正朝作品传世见有青花与颜色釉,如北京故宫典藏“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螭耳尊”,与本件造型如出一辙,惟尺寸略大,高45公分,另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清雍正 仿钧釉双螭耳尊”,高38公分,亦略大于本件,当为同形异彩之佳作。至乾隆时期,此式鹿头尊最为经典的例子当属绘洋彩百鹿的百鹿尊,清宫档案中关于此式鹿头尊的记载最早是在乾隆三年六月。据《造办处活计档·记事档》载,是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下发一百五十三件瓷样让唐英照样烧造,其中专门叮嘱“洋彩百禄双耳尊一件,照样烧造不要耳子”。传世所见确有去耳者,为日本静嘉堂美术馆所藏的一对。之后档案中亦未见乾隆皇帝再提去耳之事,说明最后还是接受装饰双耳更为美观的事实,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鹿头尊的造型颇费心思,重视之程度可窥一斑,这也是唐英直接督导设计这一器形的直接例证。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