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峰:永恒的生长
0条评论 2012-11-01 11:25:52 来源:中奢网  作者:李勇战 

\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

作为广州美院实验艺术系的掌舵人,在艺术上冯峰基本上什么都尝试过:建筑、绘画、雕塑、陶瓷、家具、服装……甚至写过一本小说。各式各样的材料也运用到他的作品里,包括用过的旧沙发、熬剩的药渣……甚至还有一具真正的人体骨骼。

他坦言,作为一个跨界的艺术家,所有法律没有禁止的材料都会想去尝试用来做作品。他最新的作品《世界》就是用几十件广州的老家具,表面绘成世界各国的国旗。摆在展览空间里,就像开了一个小型世界博览会。

虽然作品涉猎甚广,不过他却觉得,所有的作品看起来零零散散,东一件西一件,但连在一起完整来看,其实只有一件作品,关于一个人一生的一个作品。

冯峰最近很喜欢“生长”这个词,他认为用生长可以去理解一切的事情,包括国家和社会。并且他将“生长”融入了艺术创作中。在西安的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冯峰的策划方案《时间中的宫殿》中就融入了生长这一元素:在两千多平方米的原址上种植树木,将树冠修剪成宫殿的形状,待枝叶茂盛时,宫殿的形象渐渐模糊、消失,之后再修剪使宫殿形象重现,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宫殿时隐时现,随季节而变化,历史的兴衰面貌也就在当中隐隐约约的显现了出来。

记者:我知道您一直都和扉艺廊有合作,就像28号晚上扉艺廊的“云赏·霓裳”时装活动,空间的布置就是由老师您的实验艺术系的特别打造的。您是鼓励实验艺术系的去参加各类包括时尚类的活动的吗?

冯峰:对,部分实验艺术系的老师和研究生参与了“云赏·霓裳”这个活动,做了现场的布置和礼品的的策划等。实验艺术是一个新的专业,因为没有其他专业那么多的经验积累。更多的是在于去尝试、去探索,所以他和社会的结合是一定的,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就很难做得好。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好的,最起码也开阔了眼界,我向来不觉得有什么专业方面的界限去限制人去干事情。

我觉得只要跟艺术有关的,都和生活有关。包括艺术、设计等专业,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问题,在今天很多所谓的专业其实是公共常识,不像过去那样那样有所谓的“独门绝技”,就算是高科技的也会很快普及。所以我觉得在今天重要的是不是你知道了什么,而是在于你的选择和你的视野。你如果视野开阔,不拒绝很多东西的话,其实是有可以有一种新的尝试的。

就像很多手法和材料,他并不一定是新的,但是在另一个领域里面他可能就是新的。比如说种子,原来都是用在农业里面,之前并没有运用在建筑里面。有一天有一个建筑师用种子做一个建筑外墙的时候,它对建筑这个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材料。但种子本身并不新,它是一种早已存在的东西。我觉得在今天,更多的是我们如何去掉所谓的在专业的禁锢和界限。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会有很多的可能性。

记者:作为“先锋实验艺术家”,你“什么都做”:绘画、雕塑、陶瓷、家具、服装……甚至写过一本小说。擅长跨界的你是不是和同样擅长跨界的扉艺廊有着共同的语言,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合作?

冯峰:其实我和很多机构都有合作,并且和也很愿意和不同的机构和人合作。我觉得在合作当中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也是我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方式,我不拒绝任何一种合作的方式,而且我很愿意和不同领域的人去尝试和合作。在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式合作常常令我很兴奋。只要是我没有做过的时期我都很愿意去尝试。

记者:在创作上,你是不是各种材料都会尝试一下?

冯峰:因为我本身是做跨界的。所以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只要是好的,都喜欢。我的创作也是不限材料,各种各样的材料都有尝试。没有法律规定说没有哪一种材料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除非材料搭配在一起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会发生爆炸一类的。
记者:你觉得像扉艺廊这样跨界的画廊与传统的画廊相比,在那方面更有优势?

冯峰:我觉得画廊的经营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某一种模式并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就像一个人一样,有时候你的缺点就是你的优点。一个人无所谓有优点和缺点,这都是一个人的特点,这个特点放到合适的地方就是优点,放到不合适的地方,就是缺点。我不太建议这样看事情,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你的特点能够发挥出来。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