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拍卖:另类艺术品投资
0条评论 2012-11-09 10:34:03 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顾慧妍

\

市场行情尚待提升

“有人愿意来买我的艺术品,这说明‘非遗’是有市场的。”某“非遗”拍品的藏家表示。

上海“非遗”拍卖的主办方、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也十分看好“非遗”的市场,他说:“春拍书画专场成交率多在50%~60%,本次‘非遗’拍卖会近90%成交率,成交价比估价高出20%,代表了市场的态度。”

而去年在成都的一次“非遗”拍卖中,23件拍品共成交17件,成交总金额约99.7万元。从各地拍卖的数字来看,市场前景远大。

拍品自身工艺价值和市场定位被认为是两大重要因素。

首先,很多“非遗”拍品都属于孤品,且有的拍品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如银花丝的制作工艺,其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全手工制作,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数月至数年才能完成。如今会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每件面世的作品都弥足珍贵。

其次,现在市场对于一般名家书画类、瓷器等大类,其价格目前已经被炒作至高位,虽然从去年秋拍以及今年春拍的情况来看,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落,但是好的书画作品依旧处于高位,如此高价使得一些想要投资艺术品的普通买家望而却步。因此,门槛较低的“非遗”拍卖能够让这些买家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拍品。

实际上,虽然市场前景实足,但对于“初出茅庐”的“非遗”作品,如何很好的走向市场,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表示,这些手工技艺类“非遗”往往在艺术方面多有造诣,对于如何走向市场则显得力不从心。

显然,仅仅组织几场拍卖是不够的。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