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属性已经逐步被消费者认知。一些专家认为,艺术品自身具有稀缺性、评估困难而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的特点,这决定了它和其他金融商品的联动性非常小。在经济不景气、股市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也会有相对较长的缓冲期。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艺术品资产配置,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呢?
短线还是长线?
摩帝富艺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叡认为,尽管在西方,艺术品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已经盛行多年,但大多是将艺术品作为长期投资。而在中国,由于可投资选项有限,一些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退出的资金开始慢慢进入到艺术品市场,这些资金,做了很多短线炒作的考量。
黄文叡认为,短线投资与艺术品特性有些矛盾。让艺术品资产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回报率的方法大多是通过操作或者炒作行为。这两年,国内涌现了非常多的艺术基金,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能有较高的回报率,但这种短线操作会对整个艺术产业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艺术市场专家西沐看来,在中国艺术市场目前缺乏诚信的情况下,创新交易制度和基于短期行为的种种跨界,会极大增加市场交易秩序的混乱程度,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效应。在缺乏监管与制度平台的前提下,西沐认为,投资者在进行艺术品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关注大势、关注风险、重视策略的原则。
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运营总监徐永斌表示,“目前大部分的投资人心态都是今天买了恨不得明天就卖出去获利,而最理想的艺术品投资方式是一种资产配置的概念,在资金紧张时可转让变现或者质押获取资金,同时可以传给下一代继续收藏,获取艺术品的最大增值,同时提升拥有者的修养与鉴赏能力。”
配置比例多少合适?
黄文叡认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比例甚至已经超过20%。
但在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李苏桥看来,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要与个人收入有合理的配置比例。他向记者举例:“比如,一个人买一件三万块的艺术品作为消费品,我觉得占他年收入的1%比较合理,也就是说,年收入要达到300万。如果要求一个人购买超过年收入10%的艺术品,对资本雄厚的人可以,对一般大众是不可以的,大众健康的资产配置是1%。”
但也有人根据市场评估得出不同的结论。“根据我们的研究,将家庭资产或企业每年税后收入的5%—20%作为像股票、房地产、艺术品等的投资配置是十分可行的。” 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运营总监徐永斌说。但徐永斌同时认为,目前投资者需要选择具备鉴定、登记、保管、交易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机构作为艺术品资产配置平台。
今年8月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推出的创新艺术品资产配置方案中,除了对产品进行一对一式的量身定做、一对多式的基金与投资组合产权外,投资起点也可多可少,“最低一万元都可以参与”成为其中一个亮点。
如何抵御风险?
然而,投资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的降低。西沐认为,健康合理的资产配置平台要具备四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公信力,而公信力产生的基础是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二是要有相应的产业体系的支撑,对艺术品资产配置业务来讲就是要有确权、鉴定、评估、保险等市场体系的支撑;三是要能与金融体系相对接,特别是与银、信、保三大金融体系对接,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第四是要有专业的运营管理。这是降低投资者资产配置风险的制度保障。
尽管近年来中国已成功跃居世界艺术品交易额榜首。但艺术品市场仍然十分混乱,真伪问题、鉴定评估体系和诚信机制的缺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对于一些匆匆入场、缺少经验的投资者,西沐给出了建议:选择科学理性的资产配置方式,首先要做到理性地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宏观表现,以及由此造成艺术品资产价值的变化结果。另外,投资门类的选择也同样重要。例如,投资鉴赏门槛较高的书画古玩艺术品,对于初次进入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比较大。但是,现当代存世艺术家的艺术品,尽管在确权、确真方面有较多便利,但容易被误导,一段时期内会因市场波动造成一定损失。
对此,黄文叡则具体建议:“美学价值高或者具有一定历史代表性的艺术品,特别是大师(Old Master)作品,即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相对其他金融产品仍具有保值功能。选择长线投资艺术品,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选项,进行合理配置,将成为财富管理中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编辑:赵丹】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