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康熙南巡图稿》或为“甄嬛”原型祝寿图
0条评论
2012-11-22 16:22:4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细观此图,以街景描绘为主,通过物象排布与人物活动的描绘,极力烘托当时北京城的繁华热闹。此卷起首处绘有一座半隐的城门,或许就是北京城的西门,门内沿街分布有多个戏台,台上正进行着戏剧表演,百姓们在台下围得水泄不通,画面向左展开,继而又是一座露天戏台,依山傍水,台下观众依旧众多,继续向左,为两座西洋风格的建筑,同样被表现为戏台,下有众多百姓观戏。此一段的描绘重点即为“观戏”,配合着此图为太后庆寿的主旨。物象虽众,然则画面布局疏密有致,以人物的行进方向引导观者视线缓缓向左移动。第二段的描绘重点则是在街道两旁迎接太后的仪仗队列,此段百姓不再汇聚于街道中心,而被安排在街道两旁的楼中观礼,分列于街道两旁的仪仗队伍整齐有序,让开街心等待太后的驾幸,营造出一派森严而隆重的皇家气象。在这两段中,画家皆着力刻画市井之繁华与百姓之安乐,戏台与路边建筑物皆张灯结彩,彰显了欢庆太后生日的主题。
此白描本对城市景象的描绘,延续了北宋以来《清明上河图》的传统,同时融入了清代皇家的审美趣味。比如卷中所绘西洋建筑,在《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有着类似西洋建筑物的描绘,在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中,更有西洋建筑景观群,可见西洋风的建筑,在当时极为皇帝所欣赏。另一方面,此图也延续了自《康熙南巡图》以来清代宫廷画家以长卷图绘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虽则画面描绘内容庞杂,建筑群鳞次栉比,人物众多,然而画家很好的把握全局,疏密得宜,建筑有序,结构合理,人物虽多却不乱,且动态各有不同。可以说,此白描稿本充分展现了清代宫廷画家把握大场面绘画的高超技艺。
由此看来,不论从研究清代历史的角度,抑或从艺术史、文化史的角度,此卷白描图皆为难得重要作品。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