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吴恽
“四王吴恽” 由于他们的绘画曾被认为是清代画史上的“正统派”,所以自清朝开始就是藏家收藏的重点。虽然之后在学术及市场上争议较大,但依旧被不少藏家喜爱,近几年,更是作为“市场硬通货”在书画市场中有屹立不倒的架势。今年秋拍上半场,拍卖行新秀盈时拍卖推出其一系列佳作,流传有序,估价也较为妥当,再加上今年秋拍古代书画普遍稳定的情况,一时掀起一股“四王热”。而他们也往往是拍卖行竞相推荐的对象。
秋拍最后一轮中,北京保利今年秋拍共推出“四王吴恽”作品共12件,除王鉴和吴历没有作品上拍之外,其余全部到齐。其中,王时敏的《南山图》乃其为友人祝寿所作,画面峰峦间烟云浩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高山逶迤,苍松挺秀,中锋作皴,浑厚秀逸。笔墨老练,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烘托,密树浓荫,云气浮生,寓意“寿比南山”。此作曾出版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卷,《藏真》创刊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艺苑掇英》第68期和《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一)、(五)》。王翚的《虞山山水卷》,画于1701年,时年69岁。晚年的王石谷寓居家乡虞山,为其晚年的代表作。
北京匡时在2010年春拍就首次推出“清初四王吴恽作品专场“拍卖,并得到市场良好的反馈,今年依旧将重点推出一张王原祁的《仿黄大痴山水》,这件作品层峦叠翠,元气磅礴,七尺大幅,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递经刘恕、蒋汝藻密韵楼收藏,吴湖帆题签,早在1945年便有龙文书局《中国名画集》所出版。
这几件作品作为秋拍最后一轮的主力,再加上今年“四王热”的乘热打铁,想必也是众藏家会重点关注的版块之一。
明代吴门VS明遗民
匡时对古代书画历年来的重视,使其在古代书画专场的分类更专注于学术梳理和精益求精,今年秋拍也不例外,同时推出的“明代“吴门画派”作品专场”和“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集中展示了明代大家的经典作品。其中,文征明题跋的沈周《溪山云霭图》有多达四次的文字记载;沈周《行书蜗壳诗轴》曾入藏吴湖帆梅影书屋,吴氏二题裱边可见钟爱之至。八大、石涛均为晚明宗室后裔,两位知交互相敬慕,却鲜有合作作品存世,何冠五、张大千旧藏的朱耷、石涛《杂画册》老笔纷披,墨沉淋漓,名家旧藏,不容错失。杨翰旧藏的弘仁《断崖流水图》多次出版著录并流传有序,是渐江典型风貌的作品,不可多得。周肇祥旧藏并题签条的龚半千行书《渔歌子》卷,递经颜韵伯、周肇祥、陶北溟等名家题跋,至今出版著录多达六次,不愧为龚半千传世名作。
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也推出三件沈周的作品,其中《思萱图卷》是沈周画给好友黄献之的作品,表达黄献之对亡母的思念之情。《佳果图卷》是沈周1500年所绘,乃其晚年难得一见的写生之作。而《浅绛山水卷》也是其典型代表山水作品之一。
在明遗民部分中,两件八大山人的作品也是秋拍最后一轮看点之一。除有其经典花鸟作品《荷花水禽》之外,也有八大山人山水作品《书画合璧册》。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在数量上远不如他的花鸟画为多,但所体现的孤寂高标的风骨,却丝毫不比他的花鸟画逊色。这件作品全册八开,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册。“四僧”作品近年一直受市场追捧,八大山人作为其中的主力创造了不少高价拍品,今年保利推出的《《荷花水禽》估价估价2500万至3500万元,是否会再创新高,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颜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