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亮相深圳
0条评论 2012-12-11 14:02:15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聂灿

第二批展品即将亮相

叶杨透露,本次展览将分为两批展出,第一批作品展出时间为11月22日至12月16日,第二批作品展出时间为2012年12月18日至2013年1月13日。叶杨说:“18日,将会撤换9件作品,届时,北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南宋陆游《自书诗卷》、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及明何浩《万壑秋涛图卷》将会现身,观众可前往一睹作品真容。”

展品年代跨唐、宋、元、明、清五代,“年纪”最大的近1400岁,最小的也近300岁。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由智超,他介绍说,第二批迎来的9件作品皆属赫赫巨迹,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明代画家何浩是广东人,他当时为宫廷御用画家,其作品《万壑秋涛图卷》为他目前存世的唯一作品,对研究广东书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书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冬至,作者时年三十八岁。文章是应同乡张强之请而作。全卷通篇笔势迅疾,清秀瘦劲,具有俊逸豪迈之气;陆游《自书诗卷》书于嘉泰四年(1204)一月三十日,作者时年八十岁,已告退归里,系与村中父老过从所作。从题跋中得知,这件珍品在元代至治、泰定年间,也就是问世一百多年后,曾一度在镇江流传,当时的镇江人郭畀、俞庸及四川眉山人程郇在镇江见到这幅珍迹后,仰慕陆游的诗名,先后为之题跋。此外,顾恺之的真迹已经难寻其踪迹,此次展出的北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是目前公认摹件当中最好的作品,最能代表顾恺之“以形写实”的画风,值得一看。

由智超说:“明年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就要完工,加上这批国宝‘年岁已高’,以后不会再轻易走出辽博。”

先做功课 再看展览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书画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品,真不知道古人是用何等心力去完成这样的杰作的。”展览现场,观众李和对记者说。“这是一个珍贵的展览。可以改变对许多名作的认识,无论是不是学画者,都值得花上半天时间细细观看。”来自甘肃的兰女士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此次展览,是在满足恒温、恒湿、去除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标准,确保展品万无一失的条件下,才得以首次集中来深展出,且展览时间十分有限。“由于展出作品极其珍贵,安保方面,深博将本次展览提至最高级别。”叶杨介绍,除了温湿度,在光照方面,这批古书画只能接受50勒克斯的强度,因此,希望观众不要拍照,更不要录像,“一般书画展的光照强度是300勒克斯,但光线对纸制品的腐蚀相当严重,因此,观众进入展厅可能会觉得比一般的展览暗。”

据悉,为配合展览,12月18日辽宁省博物馆的专家还将到深圳举办古书画讲座。为方便观众观展,深博还特别培训了一批讲解员。叶杨表示,要想达到更好的观展效果,观众可提前做功课,查阅相关资料,“欣赏古代书画作品,除了感受作品的意境,还要细看作者的构图、布局、用色及装裱,此外,传承有序的印章艺术、画面上的题跋文字也能透露作品的内涵,值得细细推敲,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观展体验。”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