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古籍:解密古籍修复工作
0条评论 2012-12-11 15:57: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郑子龙

人才匮乏博物馆古籍够修到退休

莞城美术馆装裱部,负责修复书画的钟卫平做这份工作已经4年了。这位在1979年就进入省博物馆修复书画和古籍的专业人员,1996年辞职后曾去了美国。2008年来莞后,最初是作为莞城图书馆古籍修复室负责人引进,但最终古籍修复室“夭折”,转来负责美术馆装裱部。

在钟卫平看来,书画修复比古籍修复步骤简单点,但技术含量更高。目前同他在莞城美术馆装裱室工作的还有一位同事,但都是只修书画。“我是专业的,但不是专职的。”据他所了解,与省博物馆、中大图书馆等专职分工不同,目前东莞修复古籍的专业人员有几个,但专职的没有。“古籍修复员,一般出身有三种,除了我这种博物馆或者图书馆系统内培训的,还有家传和院校专业毕业两种。”

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图书馆线状书有8000多册(含民国书籍);莞城图书馆有古籍2000多册,加上民国时期的,也有近4000册,市博物馆有1659册;加上可园博物馆等地方几百册,全东莞不含私人收藏的古籍(含民国时期)都有大约1.5万册。

“专职修复古籍,综合不同破损程度,正常情况下,一个月一个人最多只能修复2册。”根据钟卫平这种说法,按照东莞目前仅有三四个修复员配套计算,即使专职去修复,也需要大约200年才可以修好。“古籍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破损,而且因为南方的天气问题,蛀虫易生,南方古籍破损更严重。”在市博物馆“兼职”修复古籍10多年的蒋彬自称修复古籍“绝对没有超过100册”。牟明磊曾开玩笑说,单市博物馆1659册古籍,就“够我们两个修到退休都修不完了”。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