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屡现局中局
0条评论 2012-12-18 10:00: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夏清逸

治理之难

鉴定之难只是整个艺术收藏品市场的一个问题,但许多问题的根源出在鉴定上,导致这一市场的整顿与治理困难重重。

正因为没有科学的方法与统一的标准,立法存在困难。立法需要可以参照的标准,但对古玩收藏品鉴定来说很难,既然无法百分百确定一样东西的真伪,又要在怎样的基础上立法?无法立法,收藏品交易就没有法律保障,一些正规的商店和拍卖行还有相对正规的规章制度,但民间交易就完全难以保障。

此外,可以用来检测的仪器也很少,例如热测光仪器,在上海只有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等几所科研机构有,普通藏家难以接触到。

除了鉴定问题,中国古玩市场的传统因素与艺术品市场繁荣下滋生的投机问题也造成了目前古玩收藏市场的混乱。

华东政法大学文物艺术品市场与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骋介绍,古玩行历来有不成文的规定,卖给你的东西不准反悔。现在很多地摊和个人交易、民间交易,一旦购入,即使发现是赝品也不能退换。

这一传统也体现在拍卖行的“免责条款”上,即拍卖行对拍品真假不负担保责任。

这是一条颇具争议的条款,马骋认为,一方面,这一条款成了有些拍卖行拍仿品的“护身符”,难免顺势成为出售仿品的平台,并从中赚取图录费和佣金;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免责条款,大多数拍卖行会在文物艺术品业务方面出现经营困难。

问题还是出在鉴定上,首先,目前文物古玩鉴定还没有一套量化的科学指标,只能凭专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判断;其次,有些拍卖行也没有足够过硬的鉴定专家,一旦走眼损失巨大,拍卖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而陈克涛认为,现在买古董投资的多,但真正收藏的少,把艺术品当股票一样买卖。“艺术品投资收益高,‘文革’时一张齐白石的画才十多元,现在已经几百万元。投资是把艺术品当筹码与符号,买来卖去也就无所谓真假了。”陈克涛表示。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