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应否承担“艺民”损失?
作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业务第一个吃螃蟹的文交所,天交所的整顿方案最后一个拿出。1月14日,天津文交所发布《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协议转让暂行规则》,同时再度对交易规则进行修订。所有艺术品份额将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流通转让,最终将通过要约收购、竞拍等方式退市。同时规定艺术品份额协议转让交易单笔申报数量不得少于5万份。
对于这一处理方案,武宏亮等投资者表示强烈不满意,他们认为在协议转让以及要约收购中,最终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浮亏变成实亏。他们更希望天交所可以效仿深圳文交所。
在所有开展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交易所中,深圳文交所最早表示摒弃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文交所按投资人成本价回购艺术品份额。之后,其他交易所纷纷以此为“模板”,开展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得到多数投资人的认可,但也令各文交所蒙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文交所应否承担“艺民”的损失?本身就是律师的武宏亮表示:“2011年 ‘国38号文’出台,否定改变了天津文交所的交易模式。原基本规则是市场各方认可同意的,按法律不应随意单方变动,如有变动,特别是大的变动,文交所就应先公告按买入价回购,让‘份民’不亏不赚的方式清盘,让市场所有人退出。在变动交易规则后,市场各方自愿选择是否接受变动后的交易规则,接受的可以再进场交易。”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交所总经理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任何经济活动肯定有赚有赔,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点,也有很多人亏钱,没有哪个市场能够保证投资者一定能够赚钱。关键是投资者必须要有风险意识,投资机构也必须尽到风险评估、风险告知的义务。”
相关报道: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谢幕?
随着天津文交所清理方案的出台,至此全国文交所的清理整顿工作基本完成。这是否意味着惊涛骇浪一年之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业务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对此,上述文交所总经理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之前国家几个文件,对份额化产品都不是一刀切地要禁止,而是重在规范引导。但‘五不准’的规定直接导致了二级市场不活跃,影响一级市场发行困难,最终导致份额化产品事实上的交易停顿。但国家由始至终都没叫停过份额化产品。”
“对于这样一个金融创新模式,我个人认为,社会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给予理解,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
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的设计者、天津文交所的股东、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雷原直到昨天仍然很乐观:“这一模式仍然是艺术品和金融相结合最成功的模式,为什么会出现风险?政策不稳定是最主要的原因,加上媒体狂轰滥炸,文交所本身又左躲右闪,最终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但就像任何新生事物,如给予两三年自我调节,肯定会自我完善。”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