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青花瓷工艺
0条评论 2013-02-04 10:42:02 来源:收藏周刊 作者:韩帮文

南澳一号 出水,明代景德镇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

南澳一号 出水,明代景德镇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

南澳一号 明代古沉船打捞出的一批陶瓷器。

南澳一号 明代古沉船打捞出的一批陶瓷器。

“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亮相广东博物馆,项目主持黄静谈青花鉴赏与收藏——

青花瓷工艺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藏家须多看实物多赴窑址考察

“广州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对海上瓷路的繁荣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正在广东博物馆进行的“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共展出了174套古代陶瓷精品,其中包括近年发掘的“南澳1号”青花瓷器,吸引了市民的热烈观赏。作为本次展览的项目主持,广东博物馆艺术部主任黄静对中国陶瓷有着20余年的研究经历,日前接受了收藏周刊记者的专访,向读者介绍了青花瓷的鉴赏及收藏要领。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

收藏周刊: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关于青花瓷的历史溯源,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肇始于唐或宋,也有人称起始于元。在您看来,青花瓷的源头在哪个历史时期?

黄静: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成熟,量不大,对后代的影响也小。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到了元代后期,由于国际上,特别是西亚对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并且得到了来自于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简称“苏料”,是来自伊拉克的一种青料),青花瓷器才开始成熟并被规模生产出来。

收藏周刊:青花瓷工艺能在元代逐步成熟,还有什么历史原因?

黄静:这不得不感谢元代的开创者,即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族。他们是游牧民族,对白色和蓝色青睐有加,这代表着圣洁与干净。所以说,我们要想真正掌握青花瓷的鉴赏要领,除了要懂得青花本身的工艺史,还要熟知与工艺史相对应的社会史,包括当时的文学艺术、市井风俗、政治活动等。

收藏周刊:能否结合明代,再谈一下当时的工艺如何与社会生活互动?

黄静: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从底层走出来的平民皇帝,是吃过苦的,深知劳苦大众之艰辛,所以他在安排祭祀等政治活动时,就取消了金银器的使用,改用瓷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青花在内的瓷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看明晚期的青花瓷,纹饰中出现了戏剧故事,而这又与当时戏剧的勃兴分不开,再次证明青花瓷工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贴得很紧,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就很难理解青花瓷为何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新工艺。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