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2010年艺术品基金红得发紫的火爆现象维持不久,拍卖业绩的下滑和投资泡沫的欲破不破,给艺术品基金泼了冷水。狂热过后不得不面对的理性问题:2013年的集中兑付期已经袭来。
“2013年是艺术品基金的第一波兑付浪潮。”元润雅信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敏五直截了当地说。集中兑付是否能够成功,关系到人们对于这个金融投资产品的未来的信心,也将对该金融产品未来国内的道路做一个基本注解。大家都已经“盯着”2013年,集中兑付直接考验着中国艺术品基金市场的发展。
2012噩梦能否醒来?
2013年被称之为“艺术品信托的退出之年”。“艺术品信托在2011年一共发行了45款,比2010年多了35款,可谓是爆发式增长。这类产品的期限多为2~3年期,所以在2013年将会有多款产品到期,算是艺术品信托的集中兑付期。”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颜玉霞介绍说。
2010年和2011年的发展所带来的结果,29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将在2013年面临兑付期,涉资26.42亿元。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涉资8.8亿元,而进入下半年则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元。
不仅如此,与集中兑付信托产品相映衬的是,艺术品信托退出的主要渠道-拍卖市场在2012年开始就已经全面萎缩,这对于艺术品信托而言,有些雪上加霜的味道。
“2013年近三十亿信托产品到期要兑现,谁能接盘?”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担忧。毕竟,信托基金买的主要是当代油画、近现代作品居多,其中某些品种半价都难出手,兑付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2012年二季度就爆发过一轮兑付风险。国投信托的多款“飞龙”艺术品基金提前清盘,具体清算报告并未对外公开,但就市场反应来看,应该是已经按预期收益兑付了。
“由于2012年为艺术品信托基金风险的初始爆发期,虽然引起担忧,但是却险中取胜地安然渡过了。”一位信托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2013年集中兑付期的到来,兑付前景颇堪忧。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