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住艺术品基金集中兑付期来袭
0条评论 2013-02-05 11:29:56 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罗梅芳

到期情况

就其种类而言,不外乎两大类:一种是艺术品信托,即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由艺术品基金公司作为投资顾问进行管理;另一种是有限合伙型,它与PE类似,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LP),投入资金,艺术品基金公司作为一般合伙人(GP)负责管理。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到期兑付还是要看出货率,也就是要有买家,要有接盘人,没有接盘者还谈什么兑付呢?”敏五说。

对于艺术品信托,拍卖是退出的最大渠道,每年的春秋两拍都是艺术品基金出货的重要时间窗口,艺术品金融投资也从这时候正式进入套现兑付周期。

而2013年的这两个关键时节,将决定着艺术品基金的命运。为此,“不少信托经理和投资管理人压力巨大,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出货。”据某艺术品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艺术品投资成本非常高,不但拿货的价高,同时管理人、信托公司、银行渠道等都要分一杯羹,要在此基础上保证盈利,出货价格需要很高才能支撑。

然而现实是,从2012年开始行情就“萎靡不振”。如若想高位建仓低位出货,对于艺术品基金投资链上的任何一环都“伤不起”。

“如果卖不掉,艺术品投资管理公司就得补偿降价处理,由于拿到的价位虚高,在降价后就得补偿差价,这对于很多艺术品投资管理公司而言是无法承受的。” 上海嘉世华年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焦安介绍,这可能导致有些艺术品信托基金无法兑付。

艺术品基金的资金使用是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关键因素。“假设艺术品资金挪作他用,用在了非本基金艺术品产品上,这也决定了兑付期到来时会出现未知的情况,此种内情只有基金管理者才了解,行外人士也只是隔皮猜瓜。”敏五说。

如何兑付?

虽然业内人士对艺术品基金的兑付抱之以种种揣测,但如果“顺藤摸瓜”地去看艺术品基金如何兑付,或可知晓一二。据业内人士介绍,避免到期风险,提前清算应该算是一个有效途径。

仅以2012年三季度的数据而言,共有3家信托公司参与清算5款产品,其中2款为到期清算,另三款为提前终止。国投信托发行的“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系列15号和8号提前半年,中泰信托发行的?证大艺术品投资基金”提前1年清算。

而随着2013年的到来,业内人士预测,那些还无法兑付的艺术品信托基金,有可能还采用这招。

也有业内人士预测,“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通过发行其他的投资基金,用募集的资金兑付即将到期的艺术品基金。”但由于目前艺术品新基金发行比较谨慎,加上投资者对艺术品基金持观望态度,这种方式需要足够好的作品和信赖度得以完成。

与此同时,根据之前艺术品信托退出方式,“春买秋卖”成为了常见的操作方式,但是这样的短线操作也加大了投资风险。“恰逢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总体回调,早几年高价入仓的艺术品,很多在今年无人接手。”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方式在今年已经不可取。

艺术品私募则不像走信托渠道那样透明和规范,“由于投资者少,大多数都是熟悉的客户,相对而言容易内部调节。所以风险爆发了,也比较好应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创始人表示说。

乐观或是不乐观?

虽然艺术品基金的兑付已经呈现舆论上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但真正的“山雨”是否降临?对此,业内人士各执一端,见仁见智。“会不会达到爆发的程度,这要看投资人(包括买卖双方)对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投机心理大于投资心理的话,整个行业危机爆发都是有可能的。”

但敏五却认为,艺术品信托基金最主要的是看产品,产品是基础,销售才是关键。“艺术品的完整的认证及价格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产品的流通,在所有艺术品信托基金的产品中,谁拥有这个优势谁就能规避即将到来的兑付风险。”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今年有的艺术品基金,业绩又恰恰存在于风险之中,“我们看到2012年秋拍的业绩的见好就可以感到这种现象已然出现。所以,2013年的秋拍非常关键。”

以艺术品信托为例,“相对于当前市场超7万亿的信托资产规模,艺术品信托占比较小,而且从目前一些信托公司公布的管理报告来看,存续中的产品都在正常运行中。加之当前信托市场的潜在‘刚性兑付’还未被打破,一些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预计都能到期兑付。”颜玉霞就认为,对于今年将面临的集中兑付期,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不大。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