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力新著《艺术巨匠:藤田嗣治》近日出版
0条评论 2013-02-06 11:11:37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潘力

《艺术巨匠——藤田嗣治》

《艺术巨匠——藤田嗣治》

\

历时一年有余,《艺术巨匠——藤田嗣治》终于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原定书名《藤田嗣治——永远的异乡人》由于要纳入这个“艺术巨匠”系列丛书,只好被改成现在的样子。全书230页,大8开,10万字,200余幅图片,全彩印刷,2012年12月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藤田嗣治人生和艺术的专著。虽然没有多少严重的学术性,但要从一堆事无巨细的日文原版书中梳理出相对明晰的线索,倒也费了不少心思。

下面是书中的一个小段落,大家先睹为快!并祝春节快乐!

毕加索和凡·东根

藤田嗣治到达巴黎的第二天,来自西班牙的画家扎拉特就带他到毕加索的画室。走过挂满非洲民间雕刻的房间,进入工作室,毕加索正在将吉他、小提琴等锯开,组合成立体作品。当时的毕加索刚刚结束“蓝色时期”,正沉浸在立体主义的世界里,他的作品令只见过“外光派”绘画的藤田嗣治眼界大开。毕加索对这位来自远东的年轻人颇有好感,还向他出示了卢梭的一幅肖像画。藤田嗣治此前虽然在国内的前卫文艺杂志《白桦》上对印象派有所了解,但对塞尚、高更、凡·高的后印象派以及马蒂斯的野兽派等现代艺术的脉络还是一无所知,顿时接触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和卢梭的自由画风,对他产生极大震撼。藤田嗣治再一次确信,自己选择来巴黎、来蒙巴纳斯是正确的。他不无感慨地说:“巴黎有着在日本无法想象的绘画自由,亲眼看到了以新的形式毫不犹豫的大胆革命,为年轻的我打开了欢喜和希望的眼界,我决心立刻全部放弃在日本的美术学校学到的印象派画风。”

就在这一年秋天,藤田嗣治在俄国雕塑家梅西尼诺夫的介绍下,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的开幕式,第一次亲眼看到未来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的作品,强烈感受到迥异于保守的“文展”的自由画风。也是在沙龙开幕的当天,藤田嗣治在梅西尼诺夫的引荐下,参加了来自荷兰的画家凡·东根的家庭晚会。凡·东根曾在鹿特丹美术学院学习,20岁时定居巴黎,早期画风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他曾与蒙马特高地的生活融为一体,在那里和毕加索等人一起度过最贫困的日子,迫于生计干过各种苦力活。眼下,他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一跃成为巴黎最有人气的画家,并且搬进了豪宅。

凡·东根的家庭晚会实际上是为了让诗人发表新作、介绍新画家而举办的,社交界人士云集、歌舞升平。入夜时分,劳斯莱斯等名贵轿车鱼贯进入,衣冠楚楚的绅士和花枝招展的贵妇人接踵而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打开车门将盛装的客人引领到入口,老人把帽檐压得很低,接过客人给的小费硬币,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待客人到齐之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凡·东根逐一看着来客的脸,从口袋里掏出刚才收到的硬币还给他们。原来那位老人竟是由凡·东根装扮的,他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恶作剧的人。

晚会持续到深夜,知名画商、赞助商、名模等觥筹交错,拥挤、喧闹的氛围使无名之辈藤田嗣治感到相形见拙,他郁闷得几乎想逃离这个挤压得让他透不过气的现场。但是,他最终没有退却,特立独行的性格令他鼓起勇气,边唱边舞为大家表演了一曲日本民谣,令举座皆惊,他也由此一夜之间和凡·东根成为好友。显然,藤田嗣治已经放下名门之后的自尊心,致力于在巴黎开拓人脉。

藤田嗣治很快将自己名字“藤田”的日语读音“Fujita”改为法语读音的“Foujita”,以表示对巴黎的认同和融合。此后的几个月里,藤田嗣治在蒙巴纳斯相继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离乡背井的各国年轻人,他们中间有人富裕,而大多数人一贫如洗;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只有对艺术的热情是相同的。藤田嗣治不断地从一个画室到另一个画室,看到了许多在东京遭到批判的画面。当时,印象派在日本刚开始被介绍,而在巴黎却已经接近尾声,野兽派、立体主义等新兴绘画流派正在兴起。昔日的偶像不再,学院派已经死去。

(摘自《艺术巨匠——藤田嗣治》第23—24页)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