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迪克斯版画展开幕仪式
2013年3月2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张长收)下午4点,“奥托·迪克斯(Otoo·Dix)版画展:批判画1920-1924 | 铜版画《战争》系列1924”在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由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联合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fia)、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歌德学院(中国)共同举办。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奥托·迪克斯的铜版画和石版画作品共计86幅。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其作品以多变强烈的表现方式,描绘了战争、残兵及贫富市民等,具有幽默的批判性客观主义色彩。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暴力、贫穷以及堕落景象的描绘,用绘画将残酷的战场、流落街头的残疾老兵、娼妓、放荡而迷茫的知识分子、底层的谋杀场景毫无修饰地呈现出来。
奥托·迪克斯早期以各种风格作画,从印象派到立体派,最后转向达达派。1891年12月2日,奥托·迪克斯出生在德国图林根州的格拉·翁特姆豪斯城。早在上普通中学时,这位铁匠之子就已经因其非凡的绘画天赋而小有名气。他曾就读于德累斯顿的工艺美术学院,求学时,他总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来研究时新的艺术潮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托·迪克斯在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业也因此中断,迪克斯未能抵挡当时普遍的亢奋情绪,报名参加了野战炮兵部队并在征战期间成功创作了许多引人注目、技艺高超的肖像画和自画像。此次展览主要展出其一战后的代表性作品。
奥托·迪克斯版画展现场
此次展览的焦点是铜版组画《战争》,它在迪克斯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一战期间,迪克斯作为一名机枪手应征入伍,这一经历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仅在1915年至1918年间,他就在比利时、法国和俄罗斯的前线完成画作600多幅。这些就地绘成的战地记录,艺术价值上乘,它们和画家本人的战地回忆一道,构成了《战争》系列的基础。1924年,这组作品由卡尔·尼伦多夫在柏林出版发行。这本50页的集子经常被用来和戈雅的《战争的灾难》相提并论,它不仅逼真而震撼地再现了一战当中炮火横飞的残酷阵地战,也以一种可怕的方式撕下了战争惨无人道的面具。 1891年,迪克斯出生于德国格腊-温特姆豪斯一个工人之家。最初在一位装饰画家手下当学徒,后在德累斯顿艺术手工学校学习。一战应征入伍,亲身经历的战争成为画作的主题。作为德国20世纪的卓越画家,生前留下了6000多幅画作和速写。迪克斯的创作贯穿了两次世界大战,生动表现了战争气氛中的欧洲,有力控诉战争的罪恶和人性的扭曲。
在展览开幕仪式结束后,德国著名美术史家维尔纳·迈耶(Werner Meyer)在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演讲厅举办了以“艺术中的时代精神与反思——奥托·迪克斯与1920年代的德国”为主题的讲座。
友情提醒: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3月31日。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436号101幢,乘坐地铁8号线至翔殷路下车。
【相关资讯】
编辑:张长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