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明代淮王府考古:多款官窑瓷器首次发现
0条评论 2013-03-14 16:02: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艳伟

五彩龙纹碗

五彩龙纹碗

日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这份名单中,共有陕西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黑龙江伊春桦阳遗址等43个发掘项目入选。其中,江西鄱阳明淮王府遗址的入选理由为:它是中国明代藩王府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对于了解和研究明代王府建筑规制及社会组织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500多年前,江西省鄱阳县是明代淮王府所在地,但具体位置在哪儿,一直未有定论。直到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在鄱阳县考察时,在该县博物馆(即饶州府文庙)门口的一片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堆精美的古代建筑构件,以此确定了淮王府的具体位置。 2013年1月12日,在淮王府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众多考古专家一致表示,这是我国明代藩王府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它对于了解和研究明代王府建筑规制及社会组织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相当于明代“小皇宫”

对淮王府的历史沿革,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如数家珍。

明宣德十年(1436年),淮靖王朱瞻墺从广东韶州迁往江西饶州,建造淮王府,设置了多个部门。之后,其子朱祈铨又在王府的基础上建了永寿宫,内有蓬莱清隐、水涨平溪等八景,此外,还有钓鱼台、宝书楼等建筑。淮王在饶州共传八代计九王,历时208年。“当年的淮王府相当于一个‘小皇宫’。” 肖发标说。1644年明亡后,永寿宫焚毁坍塌。500多年后的今天,仅在鄱阳县饶州府文庙大成殿前残存云龙纹辇道。

永历四年(1650年),饶州知府翟凤翥在永寿宫废墟上改建府学宫,即饶州府文庙。清咸丰三年(1853年),文庙遭焚毁,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饶州府属各县旅鄱人士发起组织饶州七县(鄱阳、乐平、余干、万年、浮梁、安仁、德兴)联合成立芝阳师范学校。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设高级师范。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增设附属初级中学。上世纪40年代,淮王府遗址所在地屡遭日寇飞机及占用者的损坏,校舍大部分被炸毁。1950年之后,这里几经变迁,最后成了五一小学的基建工地。

古代建筑揭开王府面纱

“2011年5月25日,江西省第六批省保单位评审组专家到鄱阳县考察候选省保单位时,在鄱阳县博物馆(即饶州府文庙)门口的一片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堆精美的古代建筑构件,主要有浮雕双龙、双凤的石柱础,还有已经破碎的巨大石狮等。”肖发标说,在经过平整后的地面草丛中,他们又捡到了明代青花、釉里红、卵白釉、孔雀绿等官窑瓷片,以及黄釉、绿釉琉璃瓦等。根据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结合有关文献记载,专家们认定这片建筑工地应是明代淮王府遗址的一部分。

“通过查找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我们基本弄清了明淮王府、清饶州府文庙的范围与布局。”肖发标说,明淮王府的分布范围东至广场西路、南至西门路、西至新民路、北至紫金山步行街,包括现在的五一小学、鄱阳中医院、文庙广场、鄱阳宾馆等单位与居民区。其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