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邮到收藏古玩杂项 瞄上冷门的老钟表收藏
0条评论 2013-03-14 09:48:12 来源:重庆晨报  

\

\

几百块款式各异的手表与怀表,摆了满满一桌子。走进罗伟华的家,就走进了表的世界。在10年的时间里,罗伟华收藏的手表和怀表加起来超过了1000块。不过,罗伟华却谦虚表示,如果只看价格,这些玩意算不了什么,“你别看这么大一堆,还没别人一块表的钱多。我享受的是收藏过程,以及背后的文化与艺术。”

从集邮到收藏古玩杂项

罗伟华喜欢上收藏是受父亲影响。“小时候我就喜欢集邮,父母给的零花钱,大多数都变成了邮票;后来下乡,也继续集邮,不过那时候的收藏,都在以后动荡的生活中失散了。”罗伟华回忆说,自己开始正规集邮还是1976年回城工作之后。有了收入,邮票市场也开始复苏,所以集邮的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

“因为喜欢美术,所以我对邮票的选择标准不是看它的市场增值潜力,而是看它的艺术性。如像新中国JT邮票中很有名的《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尽管它的市场表现很火爆,但我认为它的画面不美,就不会收藏;我喜欢的是自己认为艺术性比较强的,像《红旗渠》、《簪花仕女图》以及中国名画家及名画系列。”上世纪80年代初,罗伟华开始正规学习油画,并涉足古董杂项的收藏。“我应该是运气比较好的,那时候还没市场一说,文革抄家物资、民间藏品,都是真东西。而且价格相当便宜,像现在一千多元的清代粉彩帽筒,当时就几块钱一个。”

从瓷器、竹木雕、牙雕到佛像,罗伟华涉猎范围很广,“我只收喜欢的和看得懂的。比如玉器,我觉得水太深,基本上不涉足。”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