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材真情感 武将“温故知新”木刻版画展亮相央美
0条评论 2013-03-23 16:11:4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赵小棵

艺术家武将和他的作品《十八描》

艺术家武将和他的作品《十八描》

3月22日下午三点,武将木刻个展“温故知新”在中央美术学院地下展厅开幕。在现场,武将很热情地担任起了导览,向99艺术网编辑介绍着他的作品和创作意图,力图将观者带回到一个差不多已经被人们忘却的时空。“十八描”、“云鹤与折枝”,这些熟悉的画题、质朴的语言,使他没有把自己迷失于纷繁,选择质朴到不雕的画题与手段,将信心一刀一刀铭刻在木板上。因为在中央美院任教的原因,他的讲解像对待学生一样,耐心说明木刻的表达方式和版画印制的过程。

他是个尊重材质的艺术家,去除过分花哨的技巧以最本来的方法镌刻的版画一如禅宗直指人心。所谓“正本清源”,即在眼前。武将的表达很直接,在这些创作中找不到晦涩的东西,他说很喜欢木刻这个手段,觉得这样的表现很温暖,很迷恋木刻本身的感觉,表达得文质明净,内敛舒展。

展览展出的“十八描”系列不难看出是武将对中国传统的思考,在其中能明显的体会到他对语言的推敲和运用。“十八描”是中国古人从中国画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类线描方式,是历代画家绘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他将这两种画种和语言相融汇,在变化之中寻求突破和发展,体现了他对版画本体语言的兴趣和努力。

武将在上附中时曾去过日本做交流,在日本对相扑很有感触,“相扑”系列就是对那个时候的回忆。此系列采取以阴刻为主,间以阳刻的方式,通过一种东方化的版画语言描绘日本相扑运动员、比赛场景、道具,游走的线条非常生动,尤其是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动态生动。

在与武将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他很兴奋的带我到他的一组关于民国时期人物的作品前,有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和张爱玲等等,讲述了他喜欢的一些人物相关历史。武将指着其中的一张画,说那是南怀瑾,他前段时间买了南怀瑾的文集,那本书也在另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其实一个艺术家的品味在他的阅读中方能一窥。面前温和的武将不喜欢装模做样的文字,也不喜欢艰涩难懂的大理论,他喜欢真诚朴实,与他表达的情境和谐统一。

“Expedit”系列以书架为基本构成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中分别描绘书籍、CD、鞋盒、盆栽、闹钟、台历、相框等日常物品。而在另一组系列作品中,创作用的颜料、油壶和杂志期刊作为了创作的主体。生活中的细节和日记形式的东西是他喜欢表现的,对比强烈的黑白语言,宁静恒固的场景描绘,将恬静的心理感受融入绘画,让观众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超脱,在霎那间获得感动。

他说儿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翻开父亲的书柜,把小人书散落一地,坐着、趴着和躺着,可以看得很满足。他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艺术表达是潜移默化中习得的,小时候的记忆和现在生活中的不经意镜头感都是他兴趣盎然的“小题材”。他认为“小题材”是有活力的,充满生活真挚的情感。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