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下,艺术家们也会在艺术史传统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的养料。上周,王鲁炎三十年最大个展亮相北京芳草地展览馆;博而励唐宋个展纪念戴汉志,追溯中国当代艺术起源;王郁洋当代唐人个展“划线者” 开幕;梁远苇个展”石榴“北京公社开幕……
此次展览是王鲁炎三十余艺术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展览,作品形式涵盖装置、架上、雕塑与设计图,是艺术家之前从未展示过的新作,展览由国际著名策展人巫鸿先生策划,旨在呈现王鲁炎的重要艺术观念和独特的艺术方法论。巫鸿:“以具体图像揭示抽象原理的表达可以说是这个展览中作品的共性。这些作品以巨大的二维设计形式呈现,所揭示的原理则牵涉到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和宗教崇拜中的一些本质性的悖论。”
在此次展览《挽歌-纪念戴汉志》中,唐宋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纪念并向戴汉志这位中国当代艺术的启蒙者致敬。展览的中心作品是一件25米长3米宽的布面油画,被重复的黑色结构覆盖,这些颜料是经过“动作绘画”的步骤逐层形成。但在开幕式上仅仅展出了这幅作品的手稿,体量巨大的油画卷轴安静地躺在展厅中间。在4月20日的闭幕式特别活动上,卷轴将被展开,是对戴汉志的纪念仪式亦或是对于二十余年前的“枪击事件”的新的回应,唐宋希望留给所有人一个悬念。
展览中的所有作品都由王郁洋在阅读中选取的文本转化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通过电脑来完成。首先他选取文本将它们转化为0和1的二进制编码,再将这些编码合成参数序列输入3dmax等绘图软件。软件程序自主生成三维模型和图片,并且定义了它们的尺寸、材质、颜色与结构,从而创造了展览中的作品形态。
“十八描”是中国古人从中国画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类线描方式,是历代画家绘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武将把这两种画种和语言相融汇,在变化之中寻求突破和发展,体现了他对版画本体语言的兴趣和努力。他认为“小题材”是有活力的,充满生活真挚的情感。
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 中国大陆板块登陆元典美术馆
展出了张培力、杨福东、缪晓春、孙逊、刘畅、方昊、杨正帆、史广智等87位艺术家的100多部实验电影及录像艺术作品。本次影展在片源上把实验电影与当代录像艺术相融合,强调展览单元的主题性和类型:即近几年影像的发展现象梳理、推新计划和影展的档案特征。
展览主要围绕“控制”于“失控”展开,据艺术家介绍2011年时,在与时尚界的合作过程中,她得到了一些口红,就萌生了用口红创作的念头,在创作时她先将纸张揉成一团展开后将口红随机的涂在折痕上面,放置了一年之久后,当她回头审视这件作品时发现,作品的颜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是超出她的预期和控制的,于是她就又创作了一批这样的作品与之前的作品并置在一起,有一种颜色渐变的效果。
【编辑:郭巍薇】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