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盘整2008
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井喷行情,从2006年开始,传统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盘整期,但是当代艺术大放异彩,行情火爆,价格以几何级数暴涨。
但是到了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艺术品市场大受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当代艺术。据当年公开的拍卖数据显示,2008年秋拍当代艺术成交总额为14.01亿元,与当年春拍30.43亿元的成交额相比,降幅高达53.97%,仅为2007年该板块成交总额的36.09%,几乎跌回2005年秋拍的水平。
6.“亿元时代”2012
2 0 0 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受到影响,但仅是波动,未影响“大牛市”的趋势,艺术品市场昂首迈入了“亿元时代”。据法国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和中国雅昌网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排名全球第一,超越美国和英国。
经过藏家、拍卖人20年的耕耘,收藏已经不限于“圈儿里人”,大众关注收藏、机构关注收藏,对应着资金流入收藏领域,推高了藏品的价格。
1993年,马未都先生出了本书叫《马说陶瓷》,他半开玩笑的预测:一件乾隆时期官窑精品,未来至少能卖到10万元,显然马先生预测是准确的,但是比起现在的价格显然又太保守了。
比起股市、房市,作为投资市场,艺术品市场还是个小众的市场,所以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到很多拍卖行都在不停地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嘉德、保利等开拓香港公司
保利拍卖八年来屡创记录,首开夜场、包揽尤伦斯、全球十六国征集、十二名家大展;
匡时寻城记、过运楼藏书融商业于文化,捐献买家佣金、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手慈善拍卖;
华辰拍卖六年来的品牌影像专场,还有今天的老唱片、当代艺术瓷、苏绣;嘉德首推的设计作品;翰海的天珠专场;荣宝推出的烟斗;朵云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
想起上海龙美术馆开幕的时候,曾采访陈东升先生,他说:“这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艺术的繁荣。”也希望拍卖人继续在艺术品市场上继续扩容、深挖、创新,套用雅昌万捷先生的一句话,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
【编辑:徐瀹槊】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