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紫砂壶价格高不过现代壶 鉴定难成提升瓶颈
0条评论 2013-03-29 09:20:31 来源:中国宁波网 

专家认为,紫砂壶与书画不同,现代紫砂壶比古壶更吃香才是符合常理的。首先,紫砂壶属于手工艺品,现在工艺比过去的工艺要好的多了,无论是炼泥还是制作、 烧制。第二,在文化上,因为现在紫砂壶收藏市场的发展,使人们更多地注意到紫砂壶背后的文化,现代紫砂壶的也更注重文化的承载。最后,当代紫砂壶赝品较少的特点确实古代紫砂壶难以比拟的。

古董紫砂壶价格高不过现代壶 鉴定难成提升瓶颈

民国紫砂壶

鉴定难成为老壶价格提升瓶颈

老壶的鉴定一直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明清二朝的壶由于存世量少,一般人是很难看到的,即使在各大博物馆也不多见。“因为稀少的原因而受到藏家的追捧,价格一路看涨,也是因为这个原 因,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仿品”,宁波一位古代茶具研究专家告诉记者,“特别在民国年间,出现了大量的仿制款,且制作精良,很难辨别。在鉴定方面是比较难 的,可以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明清款紫砂壶大都是民国时期仿制的。由于仿制者多是当时的制壶高手,有的较难辨别,藏者务必留心”。

有时候老壶东西很好,但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流传来源,藏家也不敢出手。另一方面是由于紫砂艺术品进入大型拍卖市场时间还较短,一些艺术品藏家对紫砂尤其是“老壶”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升,也制约了藏家的买卖人气。

藏家选择近现代名家制作的作品为的就是一个保真作用,即便是以较高的价格入手,买家也能够处之泰然,毕竟与入手一个赝品相比,这并不能算什么损失。对于有款识的老壶,则是潜力无限的,但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很多有款识的老壶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其制作信息。

古董紫砂壶价格高不过现代壶 鉴定难成提升瓶颈

紫砂壶

收藏古紫砂壶须掌握基本鉴定方法

古紫砂壶不仅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工艺价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经常价值。因此,假冒古董紫砂壶屡见不鲜,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选购时才不致上当。

(1)掌握古壶的特征是鉴别真假的基础。古壶质地粗而不劣,形制古拙而不失规整,光泽滋润而不轻浮,手感厚重舒适,名款工整而不顽强板。另有在壶身镌刻诗文图画者,也多为当时名手所作,布局自然合理,刀法简练精确,非俗手所能效仿。因此,紫砂壶工艺,并非简单的烧陶工艺,而是融合了陶艺、书画、造型、篆刻等古文化结晶的综合性工艺品。

(2)看名款。这是最直截了当的鉴别方法。如明清名安制壶,壶底必有名款。名家之款犹如当今名优产品的标志。因此,必须对明清大家的名、字、号及其惯用的款式、字体熟悉铭记,以便鉴别时有所依据。例如当时的书画家和制壶大师时大杉、李仲芳、徐友泉、陈曼生等这些名人,在名款上必须能对上号。没有名款或款式不符,即属可疑。即使为真品,其价值也应大打折扣。

(3)从形与质推断年代。不同时代的产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其时代特征。早期紫砂壶以实用为主,装饰为次,故其壶型拙朴大方,略无花巧,茶壶出水处常为单孔。随着紫砂壶装饰作用的增强,壶型日趋文巧。如早期明显多夹粗砂,清以后夹砂日细,壶表也日益细腻。从这些特征可推断藏品的相对年代。

(4)从表面光泽判断。凡名手所制之壶而能留传至今的,定为当时及后人所至爱,早晚把玩,火气早已脱尽,其壶表必定润泽可爱。而新制品,火气极重,有的以涂蜡来增加光泽,用指甲一刮便可辨别。

(5)注意假冒之作。有些摊贩,在紫砂壶表面上涂蜡或鞋油以及采用其他制假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貌假古雅,实则欺骗,应特别注意鉴别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