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前瞻
0条评论 2013-04-02 10:54:24 来源:艺术财经 

岁末年初,无论想与不想,预测终归要有。2013年的拍卖市场反弹、持平还是下跌?各大版块的增长点何在?还有哪些价值“洼地”尚待挖掘?一句话,2013年究竟买什么?

黄杰瑜

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副董事、当代亚洲艺术部资深专家

中国经济在去年有着不明朗的因素,所以对拍卖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去年当代亚洲艺术部分的两次拍卖总体成绩还是不错,春季为2.11亿港元,是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常设拍卖历来第二高总成交,秋拍为1.17亿港元,出现了轻微的调整,但总体来说,好的作品还是受到收藏家的追捧。例如春拍的张晓刚《天安门1号》,卖出了2,082万,秋拍的刘炜《晚宴》也卖出创纪录的1,746万。另外,去年我们特意推出的年轻艺术家单元及香港艺术家单元,也获得了市场很好的反应,其中贾蔼力的《苍白的不只是你》(三联作)就在春拍中卖出了662万,而秋拍的抽象艺术单元也有很好的成交价。我觉得2013年的市场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谢扬

北京匡时油画雕塑部主管

从去年秋拍结束到春拍准备这一阶段来观察的话,我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现在征集的作品感觉还可以,没有想象得那么艰难,包括我们现在也征集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所以关键是选什么样的东西,特别是调整期,作品的重要性就比较关键。而且这次我们和恒利合并以后,收藏家对我们的期望值也比较大,也有些个案因素,整个状况没有想得那么糟糕。

我觉得2013年的市场会比去年要更好一些,在2012年春拍结束以后,我们对征集策略进行了调整,在选择作品方面有针对性一些,可能更符合当下收藏家的收藏习惯和收藏趣味。我觉得现在预测还为时尚早,还要看组织货品的情况。

谢飞

北京永乐中国书画部专家

2012年成交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自我调节,由于2009年开始的艺术品基金大多到了清偿期,很多基金的撤出造成顶级作品卖家减少,且艺术市场在几年内的井喷式增长后形成的泡沫终将会以价格回落的形式回归理性。2013年市场在自我调整一年半后,抛物线必将稳步上扬。而且市场调整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无论是2009年的爆发还是2011年下半年的回落,事先都不会有太大的征兆。此外,稀缺性的门类永远是回报率最高的,如大名家精品,小名家特殊题材,多次权威出版著录的作品都值得藏家加大投入。

陈瑜

荣宝斋(上海)副总经理

2013年来讲,我们的拍卖侧重500万以下,就是说中小名家,包括一些地方性的名家,或者名人的作品。几千万的大家,年初可能会出现调整下压的现象,中小型作品成交可能会拍出超行情的价格。我认为2013年的整体状况会比预期好。我们拍卖定价比较低的一些拍品,都拍出了超行情的价格。越来越多新的藏家进入,而拍品的精品越来越少,很多藏家都说,一些好的油画作品他们拿走了5年之内不会再卖出,所以市场是供不应求的。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