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每个地方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特点都不太一样,那么作为湖北艺术品拍卖公司有哪些特点呢?
郭建:像湖北中信、大唐拍卖公司偏重于古玩。其他的拍卖公司像诚信和湖北中盛都以字画为主,兼顾一下杂器。
刘宾:他们主要是关注传统较多。拍品多是一些既定事实的艺术家们的作品,整个市场都偏保守。
记者:我们谈论湖北拍卖市场的同时,必然提及湖北收藏市场生态,那么湖北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特点,在您看来有哪些?
刘国亮:武汉的收藏市场跟整个大都市还不相匹配。从全国来看,还是比较滞后的。我们的拍卖会还不算是高档次的拍卖会,但这两年要比前几年好些。武汉目前并没有突破一千万的拍卖会,上限仅在两到三百万,大多数停留在几十万。再一个,武汉出现很多好的艺术品,由于价格不高,都流向外地,从而导致武汉市场在购销两环上一直都没有形成。总之,收藏艺术品在武汉没有体现其本身的价值。
记者:那您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刘国亮:整个地方的氛围不足,政府重视不够,没有正确引导、大力培植。像武昌、汉口这些地方都有拍卖市场,但都还在低水平上运转,它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可以说真正的收藏品市场在武汉还没有形成。
三、湖北艺术品收藏倾向与群体分布
记者:随着艺术品成为继房市、股市之后第三大投资点,也越来越吸引不少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进来参与,那么就您的了解在湖北从事艺术品收藏的人群主要是哪些?
饶方华:就是企业家,现在的企业家有大笔的资金,聘请专业顾问专门来做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其中有些人是真正喜欢,有些人是做投资,也有些人是把它作为一生的追求,投资人和爱好者是最大的收藏群体。
郭建:一般都是我们湖北收藏家来收藏,还没有融入到全国领域中去。而很多藏家对于不了解的画家,不会收藏。省外的藏家可能来也可能不来,但省外的拍卖公司偶尔会过来征集拍品。艺术品和艺术家在本地区有一个管辖的空间,外边的人不知道有哪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目前来说,湖北书画收藏在这一块上还是有地域局限性的。
刘国亮:就我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经营者,他买是为了卖,从中赚取一种差价,这是一种专门的投资人;第二种,就是藏家;再一个部分,就是外地人员来本地购买,再拿到其他地方进行拍卖。
湖北艺术品市场尚在突围进行之中,虽然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拍卖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整个国内拍卖市场机制的合理化建设,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也将越来越趋于理性。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