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巨制《九兰打夯》将现匡时春拍
0条评论 2013-04-09 16:17:0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蒋兆和巨制《九兰打夯》将现匡时春拍

“九兰组”合照

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千军楷模

这是一份献给党的生日礼物,在七一之前必须完工,又要避开汛期。在一月的开工典礼上,便打出了“和时间赛跑,与洪水争先”的标语。起初八千人,带着满腔热情、行李、粮食和炊具来到工地。但单凭人工担土筑坝,要赶在汛期前完成筑坝任务仍是十分严竣的。因此,北京市委决定,发动全市工农商学兵参加义务劳动,共建十三陵水库。

这支自愿、无定额、无报酬的队伍开创了群众自发义务劳动的先河,涌现出大量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昌平崔村公社的女社员们也不甘落后,挑选出了九位名字里有“兰”字的妇女组成“九兰组”,闫秀兰、张淑兰、孙淑兰、刁振兰、刘继兰、金淑兰、纪淑兰、郝玉兰、王桂兰,她们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7岁。在勇士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的建设大军中,在堆砌如山的大坝面前,做出千军楷模。

“九兰组”挑筐、打夯不让须眉,尤其打夯很有名。她们“嘿哟嘿哟”地唱着夯歌,铿锵有力,配合着打夯的节奏,歌词即兴而发。1958年三八妇女节,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给“九兰组”这个劳模小分队授了一面大红旗。在工地广播台,“九兰组”也是热门名词,作为榜样为大家鼓劲加油。

5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及全体中央委员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毛泽东欣然命笔“十三陵水库”,之后全体中央委员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水库大坝的劳动。毛泽东奋力挥锹,把土装进筐里。刘少奇参加砸夯,周恩来拉车运土,朱德挑担。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毛泽东主席向劳动群众说:应该向“九兰组”学习,工地上多出一些“九兰组”就好。

当时许多国际友人也来到十三陵水库参观访问和参加义务劳动,一天,罗马尼亚部长会议主席基伏•斯托伊卡来到水库工地向“九兰组”的每一个人赠送了和平鸽纪念章。后来,他又向彭真市长发出邀请,希望“九兰组”能访问罗马尼亚,鼓舞当地妇女参加义务劳动。水库建好后,“九兰组”在北京饭店培训了半个月,学习如何跳舞吃饭,之后作为先进榜样踏上罗马尼亚的行程。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九兰”姑娘们还应邀到苏联和蒙古进行了访问。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