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董造假产业链
0条评论 2013-04-09 09:57:24 来源:齐鲁周刊 

一个画家的入行学费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青岛画家袁谦本擅长人物画、山水画创作。在他位于海边的工作室仓库中,躺着四个编织袋,据袁谦本说,这些都是假字画:“进哪一个行都要交学费,书画收藏尤其是这样。想在收藏界有长进,学费是躲不掉的。”

袁谦本开始收藏是在1996年,年过而立的袁谦本已经有十多年的书画创作经验,手里又有点儿闲钱,认为可以“捡漏”,于是就跟着几个伙计一起跑拍卖会,入了迷一样。当时山东最大的两家拍卖行是烟台拍卖行和山东嘉德,因为常年四处跟着他们跑,自己认识了不少圈内人 。而这一帮人 ,没有一个没买过假字画的。

这四个编织袋中,稍有书画常识的人,对落款的署名都耳熟能详。王震、张大千、金农、齐白石、何海霞、林则徐等,名是真的,但作品却几经鉴定为赝品。“就为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当时每幅画的拍得价都在两三万元左右。”袁谦本说,与多数初涉书画收藏的人一样,一开始根本想不到自己买的是假画。

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文物鉴赏家史树青来到青岛,答应看一下袁谦本手里的藏品。“史树青当时就被称为国宝级大师,一生鉴定的文物过百万件,越王勾践剑、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就是他发现的。”袁谦本说,在史树青到他工作室之前,他把自己的藏品一一挂到了墙上,画太多,工作间的四面墙壁几无余地。

结果,“史老先生在工作室一边看画,一边一连声儿地说‘这东西不对那东西不对’,当时我都快崩溃了。”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圈子里的朋友与日俱增,自己对于收藏的感悟也日渐提高,他开始自查自己的藏品。“让一个受赌徒心理左右的藏家承认自己高价买到的东西是赝品,这很折磨人 ,不过必须面对。”袁谦本说。

“我们圈子里的几个朋友,以前参加拍卖会必然带着一位行家,帮着掌眼。”袁谦本说,但多年以后才证实,这位“行家”其实专门贩卖赝品,他在拍卖会展览期间指定我们竞拍的藏品,全是他事前到拍卖公司送拍的。

跟袁谦本在拍卖会上认识的一位老相识,恰巧在工作室喝茶。他对这位“行家”也很有印象:“他到了拍卖会现场,一般不怎么说话,就是暗示我们哪件拍品可以两万拿下,哪件作品可以5万拿下。但这个人很奇怪,自己从来不参与拍卖,多年间出入拍卖会,自己却一件也没买。”他跟袁谦本一样,盲目的信任加上受贪念左右,等回过神来,几十万的资金已经“打了水漂儿”。

■链接

中国古董造假地图

陶瓷

分布范围:全国

重点灾区:江西景德镇、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禹县神垕镇、宝丰县)、福建龙泉地区、广东潮州

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京古玩市场上被国家机构列为抢救性收购的北魏珍贵文物。大抵经过如下:某专家在北京某古玩市场的地摊上看到了一尊“北魏时期的陶俑”,时值洛阳被盗一北魏时期墓穴,所以该专家认为是北魏时期珍贵的文物,遂上报国家博物馆,拨专款、专项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但是随着市场上的这种“北魏陶俑”越来越多,就有专家提出质疑。后来警方介入,顺藤摸瓜,根据种种疑点查出这批陶俑是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的高水旺仿制的,后来在现场警方的见证下,高水旺又烧制出一尊一模一样的“北魏陶俑”。

青铜器

分布范围:河南、湖北、山西

重灾区:河南洛阳伊川县烟涧村

“河南造”是一个让收藏界和鉴定界都头疼的词,不少专家都曾经栽在“河南造”上。青铜时代铸造了夏商周“九鼎帝王”,然而进入20世纪末,随着收藏热的大潮,河南地区的一批批制假村应运而生。

玉器

分布范围:河南、辽宁、甘肃、浙江、安徽

重灾区: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安徽(蚌埠)

调查报告中提到:“天下玉雕数镇平”,而安徽蚌埠则分布有3000多家玉器加工作坊,组成了若干驰名中外的“玉器村”、“玉器街”。

书画

分布范围:北京、南京、天津、西安、江苏

重灾区:天津(鼓楼地区)、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

书画界行内将仿制水平较低的一类假画称之为行货。行货有着区域性特征,可分天津行货,南京假画,安徽仿品,潘家园货和其他地区仿货。这些各地的行货,各具特色,互为补充,最终都流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拍卖和艺术品市场。

【编辑:徐瀹槊】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