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新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戏剧的对话
“剧本身它是叙述故事的方式,我是不太适应来了以后给我一个脚本,从前我几乎没拍过电影,我的艺术都是按照画草图这样的视觉语言去推进的,而且不会事先有明确的分镜头,但是戏剧描述这个东西是完全故事的对话。”擅长影像艺术的王功新在遭遇戏剧舞台时,也遇到了一些表达方式上的磨合。
按照王功新的理解,文革的终结要以毛主席的逝世为起点,而在剧本中并没有具体的描述,“如果没有会让人莫名其妙,中国怎么就一下子开始变化。”王功新当时设计的场景是,“想当时让一个太阳陨落,用最亮的灯光把整个剧场弄亮,然后整个黑掉,黑上一分钟,让人觉得漆黑,然后台上开始场景。这都是我视觉的艺术的,她们很高兴,后来发现,说你舞台经验不够,舞台的观众有毛病,只要你一黑场不言声就开始鼓掌,她说一鼓掌就全完了。我说能不能做到不让观众鼓掌,导演说太难了,多少年这种人看戏跟咱们看京剧看到点上喊好一样,不可能的。”
怎么能够用影像语言传递大时代的感觉,最后经过不断讨论,决定在田地里头用了一个太阳升起来。“最后调整那个秒数、光线,调整到我们都觉得能够触动了。太阳整个化掉的时候到底要什么声音,愣把一个出色的音像师最后弄急了,我们在调整的时候反复调,声音有一点点误差都不行,不断推翻重来。反复尝试哀乐等等各种效果,试了都不行,最后音响师说我没辙了。最后的转场是改革开放的汽车从田地里穿过,怎么能够跟下边劳改人员一下子转到乘车回城,压缩整个转换变化的瞬间,最终用了一个汽车‘轰’的声音,那个声音放大,太阳正走的时候,结果太阳消失了,汽车出来,在现场上就反复地试,最后那个效果就是要的,而且一个声音,一下子能够把它从另外一个形象多种因素,这种东西是影像语言和这个东西声效配合在一块,光靠剧情是没有用的。”
在这个场景中,背景视频是大量劳改人员回乡,伴随着热火朝天的建设过程,男女主人公在拥挤的人群中相遇,背景视频与场上的演员配合的天衣无缝。因为成本问题,王功新在视频制作时,只能凌晨在北京用视频聊天盯着监视器,指挥现场的演员拍摄绿屏,然后将演员的动作嵌入即将制作的背景视频中,才能实现最终的影像效果。为了应对时差,王功新带着自己的团队深夜赶工,甚至请他的儿子做现场口译,指挥演员的走位。
“我的影像里头可以用视觉的语言很直接地传达一个用文字和描述做不到的,比如景观一出来,所有的情绪就能够代表那个时代整个的氛围,几秒钟、几分钟就会把观众整个带进这个感觉来。通过一个局部的小故事把这么宏大的事情影响全世界的能够充分地让人感觉到有那么大的舞台,这个影像到今天‘中国中国’这么一个状态,只有影像传达的信息量可以达到。”但这种利用视觉语言的方式有时也会遭遇戏剧表达方式的碰撞,按照王功新原初的设计,他想打破这个舞台所谓的“第四道墙”,“就是观众坐在这儿看一个窗口,左右和背面有三道墙,实际上在观众与舞台之间还有第四道墙。当时说要打破第四堵墙,把戏的舞台带出来,演员全部带进来。在结束时,我想动用这个方式。”
结束的时候主人公出国,离开舞台,导演设计让他真走出来,最早的想法是沿着观众席一直走到最后。王功新配合导演,也想要把舞台做过去,“我要全部影像覆盖所有观众席,最后这个影像从舞台上表现中国变化,我要最后延伸,随着这个人走过,要观众突然觉得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所有中国的影像全部打到每个人的身上,所有分置的六个音响,把多个喇叭,在观众席上分组放在座位底下,影像到的时候那个底下发声的,呈现中国的汽车、道路、城市。导演当初兴奋的不得了,中国来到了整个世界。为什么大家愿意看中国,肯定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中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你逃脱不了,谁让你来看中国的。这是我的一个概念,你以为你光看中国的热闹、变化,到最后中国来了以后你是逃脱不了的,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结果,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不得不作罢,因为考虑到灯光直接打到人身上,可能引起一些不快。即便如此,王功新在影像上的视觉冲击力仍然给英美两国的话剧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首场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A.R.T剧院,还是转战伦敦的Young Vic剧院,都是一票难求,《波士顿邮报》在剧评中也提到,这部话剧整体的叙事都容易想象,但影像部分最让人感到惊奇。出众的美术影像设计也成为《野天鹅》唯一获得提名的奖项。王功新的夫人,著名艺术家林天苗评价这部作品,“通过视觉的方式来把当时那种生存环境和这个展示出来,延伸、扩展、甚至打穿了,整个戏剧传统的框架结构。”
我们祝愿王功新能最终斩获此项大奖!但最无论如何,近四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中国人的提名入围,足以证明了在国际舞台上该艺术家在跨界艺术理念的学术价值及做出的贡献。
注:劳伦斯·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是以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命名的戏剧音乐类奖项,由伦敦社会剧院提供奖金,是国际公认的英国戏剧音乐类艺术大奖,相当于美国百老汇的托尼奖。1976年,劳伦斯·奥利弗奖首次颁奖,1984年,奖项用劳伦斯·奥利弗的名字命名。
今年该奖颁奖典礼将于2013年4月28日在伦敦市的 英国皇家剧院(Royal Opera House)隆重举行。
【编辑:李洪雷】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