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市场:康雍乾宫廷造像涨幅明显
0条评论 2013-04-15 09:41:41 来源:新快报 作者:潘玮倩

拍卖市场:康雍乾宫廷造像涨幅明显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2006年拍出1.166亿港元,成为世界上最贵的金铜佛像。

拍卖市场:康雍乾宫廷造像涨幅明显

康熙二十五年铜鎏金四臂观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拍卖市场:康雍乾宫廷造像涨幅明显

乾隆时期黄铜大威德金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宫廷造像价位高企,买卖双方都极为谨慎

自2004年至今,明代永宣宫廷造像、清代康雍乾宫廷造像一直是佛教艺术品拍卖的主流,这一点到今天仍然没有重大变化。市场变化的是,由于2006年秋拍以来明代永宣宫廷造像价格的高趋,精品价格动辄超过千万元,品相略差的也要数百万元,在这样的行情下,买卖双方都极为谨慎。

目前永宣造像交易将维持平稳有行家指出,2008年市场出现调整以来,永宣造像交易表现惜售。一方面是因为永宣造像有曾经创下的价格作为衡量标尺,另一方面是永宣造像所达到的工艺水准及其有限的存量,对佛教艺术品专题收藏者而言,永远是一个高品位的象征,但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以及对行情的把握度,成为永宣造像行情的制衡器。当前的现状是,拥有者期望价格能达到最高点,拍卖公司为维护品牌价值及利润,没有合适的买家,不会轻易上拍,而缺少者则希望能在最合理的价位购到。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永宣造像的交易现状将会维持一段平稳期。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宫廷造像近几年来涨幅非常明显,带纪年款或者刻有佛像名的宫廷造像尤其受追捧,五年前价格在五六万元的佛像,如今价格为20万元左右,精品的价格远不止此。

丰富造型和精美鎏金导致收藏者众多

明清宫廷造像为什么一直是市场主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明清造像相比高古造像数量大,容易满足市场需求。高古造像的存量极其有限,很难形成专题收藏。欧美之所以收藏了相当数量的高古佛像,是因为其起步较早,而中国藏家,即便是台湾、香港藏家,涉足收藏也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起步较晚。

其次是明清造像的品种、造型丰富多样,多数采用鎏金工艺,具有现代人评价艺术品的完美外观;另外,明清宫廷造像,与其他同时代的工艺品具有艺术上的时代相通性,容易为收藏者所理解和接受。

有经营业内人士坦言,“高古造像多数指元代以前的造像,这类金铜造像大部分体量小,鎏金者保存多半不完整,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来源、传承清晰可靠者并不多见,可遇而不可求,要想收藏一定的量,时间会拉得很长。现在即便是纽约、伦敦拍场上,高古造像出现的几率也很小,一次拍卖会通常只有数件,有时甚至一件也没有,这样的量怎么可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反倒是国内市场,近年来回流品中常见高古造像。”高古造像不被内地藏家关注这种现象早已不存在,不少收藏者一直在购买高古造像,唐卡亦如此,相对而言,高古佛像是那些资深藏家追逐的焦点。

编辑:田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