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道法师的荼毗法会上展示的紫衣袈裟, 和袈裟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块绣着金龙的锦缎
乾隆爷六下江南,五次住在南京栖霞山的行宫。因此,栖霞山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印迹。日前,一件印有“清乾隆帝五幸栖霞行宫御赐金龙袈裟永镇山门”字样的袈裟,重归栖霞古寺。
记者了解到,这件袈裟是1949年栖霞寺志开法师秘密嘱咐达道法师带往香港的,后来的僧人也不知道以前栖霞寺还有这么一件宝贝。不久前,达道法师示寂前,特意嘱咐侄女将这件御赐镇寺袈裟重新送回栖霞寺。
乾隆御赐袈裟作为“镇寺之宝”
“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件袈裟,”南京栖霞古寺监院谛如法师告诉记者,在寺志上没有记载。可能以前也只是一代代秘密相传。
但它的地位显而易见。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是紫色的!袈裟主要有三种:五衣、七衣、大衣。紫衣袈裟则是僧人“大衣”之上的特殊服饰,只能在大法会或者朝见帝王会见大臣时才可穿着。皇帝赏赐给僧人的就叫“紫衣袈裟”。
袈裟上的字样,更显示出了它的身份。“清乾隆帝五幸栖霞行宫御赐金龙袈裟永镇山门”,这在以前就是“镇寺之宝”。
谛如法师说,栖霞寺里也曾经有过传言,说有一件乾隆帝赐的袈裟,后来在香港。但说实话,它是否存在?究竟什么样子?没人晓得。直到这次达道法师让其家人捐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栖霞寺真的有这么一件宝贝。
除了袈裟,还有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黑底锦缎,上面绣着五爪金龙。显然也是皇家之物。
64年前袈裟被悄悄带到香港
袈裟为何会流落在外60余年?
原来,原香港鹿野苑主持达道法师,就是南京人。他1921年8月27日生于南京江浦县杨氏府中,1937年16岁时于江浦中学毕业, 1939年18岁剃度出家。早年就读于栖霞山律学院,后来转至镇江焦山佛学院求学。1945年,他重返栖霞寺,1947年与同门法兄来到香港,居住在栖霞分院鹿野苑内。
“后来一直在香港,直到生病之后,他又回到了南京。”谛如法师说,达道法师在南京的明基医院住了有大半年,农历二月廿八,也就是4月8日,在栖霞古寺安详示寂。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4月14日上午,达道法师的荼毗法会在南京江宁殡仪馆举行。来自香港、台湾以及南京栖霞古寺等僧众数百人参加了荼毗法会。法会上,达道法师的侄女捧出了这件紫衣袈裟,说是法师遗愿,让它重回栖霞寺。
原来,1949年,当时栖霞寺的志开法师秘密嘱咐达道法师将袈裟带到了香港。这60多年,他一直悄悄地珍藏着,从来没有对外公开展示过。
已收入库房,暂不打算展示
昨天,记者了解到,栖霞寺已经将这件袈裟收入库房保管,暂时还没有对外展示的打算。可惜的是,关于袈裟本身的历史,比如它是乾隆帝哪一次赏赐的?当时赐给了谁?这些秘密,达道法师没有说,文献记载里现在也没有查到。
栖霞山景区管理处的人士介绍,要说和栖霞山最有缘的皇帝,就要数乾隆帝了。他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乾隆行宫,前后共45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作多达116首,匾联44副,佛赞1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乾隆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并画下这十景当时的盛况。现在,行宫只剩下遗址。不过,景区里还保存下来两块据说是乾隆帝题写的御碑。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