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应强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的支撑性研究
0条评论 2013-04-18 09:4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由此可见,这部《艺术品价格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它不仅在选题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理论空白,而且是独具特色的经济学与艺术学的跨界研究与分析。艺术品市场本身是艺术与经济结合的产物,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研究不系统,研究力量薄弱,所以许多相关著述或偏执于艺术学,或偏执于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是要么琐碎表浅,要么无解痛痒,很多都不免失于偏颇。尤其是针对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更是如此。《艺术品价格原理》一书给我们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既从经济学的宏观背景着眼,又从艺术学的微观个案着手,既运用了经济学、价格学的基本原理,又落实到艺术家、艺术品的直观现象与资产特征。这种“执两用中”的思路和方法,使论述在追求有理有据的同时,更别开一番新境界。

《艺术品价格原理》的另一个长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作者用内、外、中三分法,建构出较为完备的、能够自圆其说的艺术品价格研究框架,但不同于很多单纯的理论探讨,本书每一个观点都结合了翔实的市场数据、经典的市场案例、最受关注的市场热点,深入而显出,将复杂的艺术品价格原理娓娓道来。特别在最后一章,作者所做的“3层4级艺术品价格评估指标体系”和“价格评估中的艺术品分类”,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相信可以成为艺术品投资者、购藏者、创作者以及市场从业者的参考与指导。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很强的经验形态,可以说是一门尚处于经验形态的学科,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很多,学科的稳定性与支撑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关键问题的带有方向性的研究,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的一体化取向。可以这样说,中国艺术品价格理论的研究的过程中,前沿实践太需要理论的引导,而理论前沿的研究也更需要来自实践前沿的支撑。这种互动关系是进一步深入中国艺术品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路径。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