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资产类别中,有的可以提供大量预期收益,有的可以保护投资者安全渡过金融危机等,其收益是由市场产生的,而非通过积极投资管理创造出来的,交易市场的广度也较之另类资产要大。另类资产的重要特征在于缺乏传统证券产品的有效定价机制,市场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平均收益率和被动指数工具,需要通过高效积极的组合管理才能获得预期收益。尽管另类资产有这些种种不可量化、非标准化的特殊性,但也正因为此,将另类资产与传统资产组合成配比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降低对传统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更大程度地拓展投资的有效边界,实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这样看来,作为构建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是问题的关键之处,而非不加判断地为了获取收益将艺术品推向市场,今日买明日卖,实现利益的短期最大化。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操作来看,这种缺乏风险控制的收益策略是极不可靠的。一般来说,艺术品具备了另类资产的几种特点。首先,艺术品与其他资产收益的相关度低,也就是说,它的收益与其他资产类别收益之间的联动关系低,这样艺术品成为资产组合配置中一定比例的类别能够有效地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其次,艺术品的流动性相对较低,这也使得艺术品的平均投资回报周期长,从而有别于流动性高的资产类别,这一点也被梅摩指数重点指出。但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一直都在发生变化,相关度和流动性也是不停在发生变动的。二者应该作为资产配置的指标,但并非最终目的,如果本末倒置,则可能出现追逐收益率的短期炒作,而无益于风险控制和长远收益。最后,艺术品作为资产类别所包含的独特专业信息是更加不可忽视的特点,这也是另类资产普遍存在的差异性而非共同性问题。这无疑需要退回到艺术品,乃至差异化的细分品类的艺术品的美学属性与市场特征的相关分析上。
同是有关艺术品的资产属性问题,中国的艺术品金融化与西方同行的“艺术品,不只是资产”的态度一进一退,颇有意味。不过无论如何,进退都只是进路问题,艺术品潜在的资产属性都没有被否定,甚至可以说,在当下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了,因为这关乎整个市场长远的健康良性发展。如今,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资本转型市场的一些问题随着艺术市场金融化趋势也凸显出来,趁速度放缓、热度微冷之际,大可对此深入思考。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