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器是收藏领域“硬通货”全套价值远超单件
0条评论
2013-04-19 11:05:53 来源:爱丽收藏
明以前金银器主要在海外市场
唐代制品造型多样,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制造和使用鼎盛时期。明清器型延续了唐朝时的复杂工艺,但缺乏唐宋时期的典雅大气,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许多仿唐制品。
由于金银器是用贵金属制成的,材料本身就具有保值能力,再加上金银器其对工艺和技术要求较高,颇具收藏价值。同样花几十万元,投资陶瓷只能买到一般的货色,但投资相对小众的金银器就有可能淘到一些有特色的古董。如今,由于大多数行家和资金扎堆投资书画、陶瓷领域,使金银器颇有些 墙内开花墙外香。清末至近代,广东地区是加工金银器的主阵地,多家老字号接到外国发来的订单,便按照他们的要求打造符合“西人”喜好的饰品。如今,随着多位大师和老手艺人相继离世,不少传统工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
海外其实一直都有金银器专场的拍卖,内地行家想淘好货都得出去转才有大收获,内地市场对这一块的关注还不足。有数据显示,2008年在香港苏富比“ 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拍中,除了一件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以11680.75万港元的天价成交,还有两件拍品成交过千万,一件是清乾隆金胎累丝錾缠枝花卉纹嵌宝石执壶拍得3616.75万港币,另一件是清雍正/乾隆金胎累丝嵌珊瑚珍珠“冰梅祝寿”图棱口盖盒拍得1152.75万港币。拍场上拍出高价的都是明清宫廷御制器物,且真正的纯金银器型很少。从时代看,明以前的金银器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而中国市场多见 的是明清时期宫廷御制的铜鎏金、铜鎏银一类的器物。国外的金银器市场远比国内成熟,金银器中拍出天价的多出自海外拍卖行。在国内,仅有几家拍卖行涉及金银器,专场拍卖更是少见。
编辑:田茜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