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画届的老师和同仁们前来,我觉得佴旻应该深深的感到满足和感激了,因为我们大家都要为艺术的未来做努力。我们都要怀着对同仁、对老师、对历史感激的心情来从事研究。祝佴旻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张玉文:谢谢范馆长精彩的论述,下面我们请一位特意赶来的,从德国赶来的一位诗人——杨炼先生发言。
杨 炼:各位好,邵先生、范馆长讲的非常好。佴旻是我的新的朋友,他是画家、是诗人,最近我也刚刚阅读了他的《关于中国和日本现代艺术在20世纪发展进程的比较》,我才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对于杨佴旻的绘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会选择“成熟”这个词。因为杨佴旻的画并没有简单意义上的使用中国政治、现实那些元素,例如文革啊,我们习惯看到的东西。杨佴旻的画也没有使用简单西方方式的绘画语言,比如说抽象、比如说玩一些新颖奇怪追求表面形式的东西。杨佴旻的画看上去很好看,但实际上仔细看,他也没有玩弄一些貌似中国传统的东西,因为中国传统水墨画里面那些黑白书法入画、简单的线描这些东西,刚刚看杨佴旻的画的时候有某种相似,但仔细看进去,刚才范迪安先生说到,他用色彩、构图代替那种几千年所谓传统的固定画的因素,在杨佴旻的画里是非常不一样。那么杨佴旻的画是什么呢?我们说是一种新水墨画。用我自己比较说的细致一点的话说是独创性和各种思想资源的一种成熟的组合关系。那么,在这个里面,独创的、思想的,那么还有一种是成熟的现代艺术形式。这几个方面都要求,成熟这个词意味着自觉,意味着对各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思考,最后在自己思想的意义上、艺术语言的意义上有一种完整的组合。没有表面貌似的激进,但是在这个中国文化转型艺术和思想转型的情况下,他恰恰是最激进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杨佴旻的画好看,但更加耐看,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这个活动之后,期望大家盯住一幅画认真的看。杨佴旻的画是值得这么来看的,希望大家也如此去看。谢谢。
张玉文:谢谢杨炼先生,一会儿我们一定好好地去看,“成熟”很耐人寻味。
下面请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讲话。
金坚范: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我谨代表中华文化促进会和高占祥主席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对杨佴旻画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杨佴旻的画让人眼睛一亮,因为他与众不同、新意盎然。在运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杨佴旻成功的融入了外国艺术的观念和色彩,成绩斐然。杨佴旻继续传承徐悲鸿、林风眠等前辈艺术家创新精神之文脉,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开拓出一片颇有东方艺术成就的新天地。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句话是深刻的。因为不仅文学如此,其他艺术门类也是如此。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然会有他们新的审美、思考和表现方式。唯有创新才能不断传承。更让人欣喜的是,他是一位文化自觉的个性人士,他认为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挑战和重任,我们不能成为背叛时代的一群人。可见他是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感来从事这个中国画的革新的。他的自觉是建立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上的。他研究了中国绘画的历史,知晓前辈艺术家特别是革新派艺术家的优长和不足,了解外国绘画的特色,秉承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广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时代呼唤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活力所在、一个国家的前途所在。中央于2006年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培养富有生气、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杨佴旻的成功,他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法不但给广大艺术工作者是个启迪,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是有启迪的。祝此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祝杨佴旻取得更大成功,希望有更多的开拓创新的人士涌现出来,谢谢大家。
张玉文:谢谢金坚范副主席,我们请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教授为我们发言。
米如群: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首先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之一南京艺术学院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杨佴旻先生是我校的博士毕业生,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志存高远、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学无止境,在新水墨画的研究、探索和创新方面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收获了他的心得和体会。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可以说都是他用汗水和心血浇开的艺术之花。正所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为有这样的博士生感到自豪。各位朋友,南京艺术学院刚刚度过它的百年华诞,正沐浴着文化强波的春风,进入新的百年,我们真诚的期待大家驾临南京,到我校考察、交流、指导工作,我们将不胜感激,预祝本次画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张玉文:谢谢米如群书记。下面我们请我们的主角我们的画家杨佴旻先生为我们讲几句话。
杨佴旻:尊敬的邵大箴先生、尊敬的于有先先生、尊敬的范迪安馆长、尊敬的杨晓阳院长、尊敬的米如群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中光临巡回展开幕式,北京站是这次巡回展的第三站,我非常荣幸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我在中国美术馆的第二次个展,上一次是1999年。我非常感谢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感谢中国美术馆,感谢各位媒体的朋友,感谢杨炼先生特意从柏林赶回来。今天与会的都是大首长、大艺术家、大理论家,是我仰慕已久的人,我期待着你们的批评与指导。你们的严厉批评是我艺术发展的动力,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一种在宣纸上刻画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绘画,如果没有你们的推动,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再一次感谢在场的各位来宾,感谢你们的到来,同时也欢迎加入到新水墨画的创作中来,祝我们的巡回展圆满成功,谢谢。
张玉文:看的出来,杨佴旻是满怀着一种真诚的和激动的心情。真的有这么多的专家,有在座的朋友们过来来参加今天的巡回展开幕式,我们非常高兴。不光是他,对于主办单位和各位参与者,都是很高兴的一件事。
下面请南艺美术馆馆长,著名的批评家也是我们本次巡回展的设计者、策划者李小山教授为我们讲话。
李小山:各位同行、各位嘉宾、各位观众,上午好。刚才邵先生、范馆长还有各位的发言几乎把我要讲的话讲完了。但是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划者,也要完成我这样一个仪式。那么我就展开讲。第一点,接着刚才邵先生讲的话,艺术家伟大的自信和伟大的谦逊将成就伟大的作品。第二点判别一个伟大的作品、杰出的作品、优秀的作品有三个必需的条件。1、独特性。2、难度。3、完成度。第三点我要讲的是关于新水墨的概念。这是一个从20世纪初一直到现在争论不休的一个突出的尖锐的话题。我们就通过各种艺术家、各种画家,针对实践来解决我们的理论问题。这是实践在先,理论在后的这样一个顺序。谢谢大家。
张玉文:实践在先,理论在后,完成度也是这样。最后我提议让我们来宾们和领导们共同鼓掌祝杨佴旻的巡回展获得圆满成功。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