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后嘉靖年间文人徐贞良的题跋,“绿玉凌空百尺竿,湿云当户映廻峦。闻风已觉阑干碧,过客应惭世路酣。尝媿大夫孤节汚,不如处士夜魂寒。高堂有主能同调,拭目灑珠不忍看。徐贞良。”下钤“徐氏正卿”“ 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印。《石渠宝笈》谨案:徐贞良,武进人,嘉靖癸巳(1533年)岁贡,见《常州府志》。
另有杨一清的跋文“郊行三四里,幽墅见瀛洲。曲径门深洞,方塘阁半舟。濂溪风月在,康节肺肝收。我独知君意,凭阑豁醉眸。右园亭。巉岩立壁自何年,壮节亭亭不计年。坐向半山屏翠合,仰来孤顶盖青圆。松涛有韵生还落,云阵无心去复旋。游遍徂莱非一鹤,飡苓煮石是神仙。右松崖。杨一清。”下钤“一清”印。
入清后,此卷收藏在清乾隆内府。后慈禧皇太后赏赐给孙毓汶。收藏在孙毓汶手上时,孙氏钤盖了七方印章,即:“归于遲盦”、“遲盦秘笈”、“遲盦藏真”、“汶”、“遲盦永宝”、“莱山长寿”、“莱山真赏”。他与慈禧太后等共谋发动“祺祥政变”,因清除肃顺等顾命大臣有功,慈禧曾赐给孙毓汶匾额“经德秉哲”,后又赏赐他许多宫中书画,最好的是今天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钱选名作《浮玉山居图》和本卷唐寅《松崖别业图卷》。1895年时,孙毓汶请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看画时,王懿荣题写跋语:“著墨如宋印本书,设色是泰西油画,六如居士年三十九岁时所作,正中年肆力之际。光绪乙未(1895年)十二月,懿荣审定。遲盦八丈太夫子清閟库中,神品上上。”下钤“王懿荣”印。
孙毓汶在《清史稿》有传(卷四三六),他是清乾隆时体仁阁大学士孙玉庭的孙子,是户部尚书孙瑞珍的儿子。孙家与翁同和家一样,同列为清朝要员家族。能入孙毓汶法眼的一定不是等闲作品。孙毓汶之子孙梴[ 见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军:《济宁孙氏兰枝馆藏书事迹钩沉》,《中国典籍与文化》NO。4,2010年,总第75期,94-99页。],也是书画、古籍大收藏家,收藏在济宁的兰枝馆,如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董其昌《行书唐诗家书合册》、恽寿平《仿古山水册》、查士标《山水册》、张淇绘《董其昌像》等都是经过孙毓汶、孙梴父子收藏的。在孙梴收藏时,钤有“文定公孙文恪公子孙梴嗣守”、“孙梴永宝”二印。孙家的藏品后来经孙毓汶之孙——孙照与其子女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2年12月26日至2013年6月26日举办《名家珍品集萃——孙照子女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
如元代倪瓒《水竹居图》轴,为国内仅见倪瓒设色之作,堪称绝品;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乃目前所见黄公望最早之作,弥足珍贵;其它如明代文征明、沈周、项圣谟、董其昌,清代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恽寿平及郎世宁等画品,亦为翘楚之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