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艺术北京第三日,在各画廊良好的销售战绩之外,本届艺术北京暴露出了众多问题。
艺博会不应只是提供场馆收取场租费的简单召集人,而是主办方与服务者,这也是董梦阳一再强调的。但仅仅抱有决心和愿望显然不足以让艺博会的“客户”——画廊满意。
在硬件方面,画廊展示作品需要专业的射灯,并且由于作品的材质不同所需灯光也有所差异。纵览全场,所有画廊的射灯都为统一规格,多家画廊老板认为现有灯光条件无法呈现个别作品的精彩细节。以凤凰艺都在当代艺术展区推出的青年艺术家卢征远作品为例,他的油画作品使用的是艺术家自己手工打磨的树脂画框,由于射灯条件有限,无法呈现出画框的晶莹剔透以及与作品相融合的视觉效果。
一直参加艺术北京的几家画廊都认为今年的VIP之夜的人气超过往年,也确实出现了更多新面孔的藏家能够给画廊们带来更多的储备资源,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少“闲杂人等”。展会外一直叫卖30元VIP卡的黄牛党们也是来帮忙添乱的。虽说艺博会同样肩负着艺术教育的功能,但确实不是所有人都抱着欣赏艺术的目的走进艺术北京,他们的进入也暴露了本届艺术北京最严重的也是画廊工作人员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安保薄弱。
艺凯旋、站台中国、芳草地等画廊的工作人员都有丢失手机、iPad的情况出现。将被偷窃情况告知主办方后,主办方“态度冷漠”,让画廊工作人员自行报案解决,并且展厅内的监控设备较少且覆盖面小不足以查清偷窃现象。虽然对于进入展厅的人员确实无法控制,但是事情发生后的解决方式才是真正让画廊们“失望”的原因。经历了手机丢失后,画廊的工作人员们在与客户沟通、讲解作品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偷儿的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实在难以让人舒心。
北京公社的工作人员提到了更多的服务细节,如展厅卫生间很少,客户需要较长时间排队;现场找不到主办方的存在,问讯处不能提供有效帮助;主办方并未主动提供咖啡等饮品与午餐……“这让我们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艺术北京”经过八年的时间成长为京城艺博会第一品牌,但它不应仅作为招徕藏家打造销售业绩的平台存在,而应该是一个有服务意识有存在感的真正的“主办方”。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