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克劳森(1852-1944年)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1881年 布上油彩,100×130.5厘米
现代生活影响美术发展
除了美术发展,展览主题“走向现代”还有着另一重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绘画可以与更广泛的学术、文化乃至国家的政治生活并驾齐驱。”克里斯托弗·纽沃尔认为,艺术从来都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英国美术最常见的题材,肖像以及风景中,绘画作品以艺术的独特语言使观众了解到各色英国人的真实日常生活。在本次展览中方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建群看来,展览同时也展示出英国社会在过去300年所历经的巨大社会变迁。她指出,画作中的英国人面相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中产阶级、产业工人进入艺术家的创作,逐渐取代绅士贵族组成的上流社会。同时,画作体现出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的到来影响着美术发展。18世纪以前,英国风景画仅仅是作为肖像画的背景而存在,但随着工业革命后,对地形图绘制的需要,写实的风景画应运而生。荷兰小画派清晰的写实风景逐渐成为英国风景画家仿效的对象,而法国古典主义的抒情风景也给英国艺术家带来启迪,从而产生了19世纪从博宁顿、科曾斯到特纳、康斯特布尔的整整一代风景大师。
众多来自海外的艺术家聚首英伦,使英国美术呈现出复杂又多样的面貌。克里斯托弗·纽沃尔表示,英国美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接纳了这些转型的艺术家。如今多元化的英国正在见证不同文化以及宗教背景的艺术家成为创新人才,在曼彻斯特以及西北地区更是如此。在20世纪,英国产生了现代最杰出的艺术家如弗朗西斯·培根、萨瑟兰、霍克尼、本·尼科尔森和亨利·摩尔,但他们都似乎与欧洲大陆美术发展史完全脱节,不能归于任何流行的美术发展轨迹或“主义”。然而他们的影响又远远超出英国本土,是国际级的大师,甚至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