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内涵
0条评论 2013-05-03 10:05:57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段强

\

奇石收藏

选择精品重内涵是收藏的重要原则。以奇石收藏为例,人们在选择收藏石头的时候,绝不是看见石头就收藏,而是选择精品,是从文化的角度看重奇石的“奇”而不是奇石的“石”。质地稀奇、造型奇妙、颜色奇异等等,都是受到收藏者追捧的原因。比如,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归流河流域的黄蜡石(黄龙玉)为例,尽管开发较晚,但是目前已经在国内形成初具规模的影响力度。这里是辽代契丹人生活的地方,是成吉思汗的故乡,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缓慢,挖掘潜力较大,所以成为近年来人们采集奇石的宝地。这里还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导火索燃烧地,著名的“中村事件”就发生在这里。由于当年日军长期驻扎,加上苏联红军在这一带曾经与日军展开过激战,许多战争遗迹遗物都为人们收藏提供了潜在条件,一些日军、苏军遗留物也成为了收藏对象。另外,由于这一带还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成立的地方,一些红色经典文化遗迹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收藏视野。

避开从众心理另辟蹊径是收藏的诀窍。收藏的独到性是收藏活动得以升华的关键点。鸡毛蒜皮没有人收藏,普通泥土也没有人收藏,这是因为鸡毛蒜皮太多、太大众化,普通泥土更是随处可见,所以人们不屑于收藏。邮票和钱币都是特殊的“有价票证”,而且印刷规范精致,是收藏的精品。但是邮票和钱币又具有很大程度的大众色彩,因此收藏者理所当然会很多,这就容易引发盲目收藏的现象出现。有的人对所谓的“吉祥号”货币进行收藏甚至炒作,这些近似于迷信色彩的现象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更是缺乏文化品位的,不值得效仿。而对于一些历史遗物的收藏才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不可估量的升值空间。比如,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发现的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就是目前价值连城的收藏品。当然,这些都是国家级宝物,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收藏的。但是,诸如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历史遗物还是值得收藏的。比如内蒙古地区的一位收藏家曾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一位农民手里购买了一枚辽代秘戏钱(即花钱),据考证这是一枚契丹人长辈专司给少男少女新婚之夜用于性教育之用的“新婚启蒙”物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笔者借以撰写的一篇研究文章曾经在一些研讨会上得以广泛探讨,并发表在钱币研究刊物上。

收藏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传承文化。如果收藏刻意以挣钱盈利为目的的话,那么收藏就不成其为收藏,而是投机。当然,我们不反对借助于对收藏品的交换、买卖等赢得经济收益,但是绝对化的单纯以投机盈利为目的的所谓收藏,必然导致制假贩假行为的产生和赝品的泛滥,这是收藏界最为可怕的局面。收藏家必须是艺术家,起码来说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否则就不会把握收藏活动的良序进展。每一位收藏者,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国家和民族保存并延续一种文化,是借助于搜集、挖掘、整理、保存、研究某一件藏品,来为后人储备某些不可多见的稀罕文物。没有收藏,就没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延续。这是收藏活动对历史和后人的巨大贡献,这种贡献绝不是可以用“值多少钱”来衡量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发现真正的收藏家对藏品的感情都是无价的,都是以爱不释手的姿态看待藏品的。这就是收藏的内涵在于精神的具体体现。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