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2013新作展《世间》:于798千年时间画廊开幕和艺术家专访
0条评论 2013-05-04 21:13:3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刘慧玲

99艺术网:这种宏伟的气势通过壁画更容易展示出来,您有没有想过创作大尺幅的壁画?

王斐:没有过,我只愿意在个人作品里表达这个时代的神性、妖性与人性。壁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一直是神性的宗教感的绘画形式,而且壁画离开了宗教性的神性的建筑的组合,就不是壁画,而今天的社会是欲望的时代,人的欲望超越了对神性的敬畏,所以这个时代只有宾馆里装饰性的所谓壁画,它已经不再承载任何精神的功能了。

99艺术网:如今经济日趋全球化,各国文化也力图在国际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您觉得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最不能丢的特质是什么?

王斐:实际上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当代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更多的是不体面的素质,而非西方人曾经想象的文明智慧的东方人特质,而且中国文化中最优质、优雅、精致的性格特质与执着进取都被日本消化并被日本化了,偏执、愚昧、敷衍、保守、贪婪、攀比、傲慢、无礼、无教养,构成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特质。

99艺术网: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这些曾经的概念,您的初衷是什么?它们隐喻的是什么?通过这些作品承载了你什么样的希望?

王斐:表达消逝的精神,意义在于用历史的宝藏启发迷茫的今天,我个人偏爱西方12世纪至16世纪的“哥特风”,它迥异于“现实主义”而运用历史神秘主义的方法表现充满宗教感和仪式感的人生理想,西方18世纪下半叶的哥特文学运动的浪漫主义者也曾常常逾越现实与历史,回到中世纪,从宗教或历史的神秘想象中寻求真理,比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库拉伯爵》,所以我的早期作品曾经借用了西方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中国古典时代结束的悲剧性,这是一个充满了异质文明冲突的七百年的中国历史,此后中国绘画中孤寂的山水变大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却缩小了,宋代水浒人物的雄浑霸气只能在日本画师歌川国芳的笔下看见,而明末陈洪绶笔下的《水浒叶子》,更像清淡的白描淡写,川间踟蹰的是隐士,远方缅渺的是故国。

99艺术网:如何平衡超现实浪漫、激情与现实的落差?

王斐:激情是浪,现实是岸,踏实地走在岸上看海浪,浪是风景,纵情地冲在浪上看陆地,那就是彼岸,当这些成为记忆,在梦境中重演,就是超现实。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