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
RMB: 3,000,000-3,500,000
清乾隆
“大清乾隆年制款”彩色泥堆绘花鸟虫鱼
四方笔筒
RMB: 1,500,000-2,000,000
“和正斋宜兴紫砂藏珍”是本场专拍的另一个重点专题, 和正斋主人酷爱紫砂收藏,其鉴赏品味甚高,在海内外颇有佳评。所藏紫砂自明末乃至民初,而清三代佳器更是占其多数,除茗壶以外,亦收入赏件文房, 杯盘盆具,品类繁多。有北方宫廷的华丽品味,亦有南方精雅的闲情逸趣;既可享受文人雅器的习习文风, 更可领悟外销宜陶的迷人风韵。
此次和正斋主人应嘉德之邀,释出部分佳藏, 以饕同好。其中,“大清乾隆年制彩泥堆绘花鸟虫鱼四方笔筒” 堪称“宫廷紫砂器”珍品,彩泥堆绘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的一种装饰技法,以杨季初为著名,而六字年号款更为珍贵。此类笔筒多以山水人物作主题,如此件笔筒四面彩泥堆绘花鸟虫鱼画意,为传世仅见,弥足珍贵。
有清三代,宜兴陶器因皇帝的喜爱,而得到很好的发展,以紫砂胎结合了泥绘、粉彩、加彩、堆泥、髹漆、描金等形形色色的装饰手段,层出不穷,这在其他窑口的陶瓷工艺品上是极其罕见的。传世所见,清代康熙紫砂胎珐琅彩茶具上使用“康熙御制”官窑款,雍正、乾隆两朝《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屡次提到的宜兴窑制品,紫砂甚至在器型上还对官窑产生了影响,这方面在故宫旧藏紫砂藏品中可以到了印证。目前两岸故宫一批档次极高、流传有绪的宫廷紫砂代表了宜兴窑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制作水平。
佳作,泥绘大赏瓶尤其罕见,应属王侯大卿所用,或为清宫陈设。史载盛清时期有杨履干、杨履曾二人为宫廷制器,从传世作品看,杨履康所作与上述二人风格相类,同样值得藏家珍视。还有一件 “宫廷紫砂”类的“雍正 彩绘花鸟图笠帽大壶”也是可圈可点,画意精妙,紫砂彩绘于清康雍干三代颇为流行,唯一般或失于艳俗,或失于粗率。如此精到妙绘,气韵动人,堪与珐琅彩比美,是紫砂素坯与加彩的完美结合,整器雍容华贵,甚可宝玩。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