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同修——家青制器
0条评论 2013-05-07 15:05: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娜娜 孙艳敏

架墩式雕回纹架几案

架墩式雕回纹架几案

架墩式雕回纹架几案

七屏风式罗汉床

七屏风式罗汉床

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以工艺精湛著称,被称作“乾隆工”,一般认为很难超越。此次“家青制器”中有两件可以看作是向清宫造办处工匠的致意,一件是架墩式雕回纹架几案,另一件是西番莲纹七屏风式罗汉床。两件家具均用几年时间方制作完成,是超乎想象耗时费神的作品,显示了奢华的工艺之美,令人过目难忘。回纹架几案尺寸硕大,座墩和案面大边用紫檀制作,面心为花梨木独板,美称“一块玉”。图案设计充满古韵,雕工娴熟老道,一气呵成,富有韵律感。格调静穆雅逸,宽厚仁和。而罗汉床纹饰精致,神采飞扬,腿足和围子满雕西番莲纹,繁而不俗,灵动流畅,栩栩如生。床面藤编软席,繁密细致,手工编制,工整而富人情味,显示了深厚的制作功力和精湛高超的技艺。

从明式家具的探究,到清代家具的钻研,再到自己的创造,田家青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明式家具是极致的“简”,清代家具则无以复加的“繁”,田家青的钻研由明人的简入清代的繁,再由清代的繁入现代的简,他将这两种在明清两代发展到顶峰的审美情趣,带入新的时代。田家青的设计有着学术的支撑,他在王世襄开创明式家具之后开创了清代家具的研究领域,正如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苏士澍所说:刻有“家青制器”承载着两代学人的思想,田家青干事业的着眼点是放在历史上的。

田家青近二十年来的家具创作,最开始用“明韵”一词来称谓,这是他从古典音乐中感悟所得,他认为好的演奏应有激情、有灵气但不失严谨,这样表达出的音乐才有韵味,家具设计亦应如此。但几年之后一些仿制的家具也冠以“明韵”,且“明韵”一词被滥用。因此之故,自2000年起开始换用“家青制器”。而且,每一件家具都刻有“家青制器”的款识,特点是纯手工、纯木色,木头纹理,如同手纹,不可能有相同,从而保证了原作的唯一性。

“家青制器”继承了中国明清家具的基本设计理念和中式家具的结构体系,与中国家具主流有明确的承传关系,无疑占有历史地位。此次十几件制品,件件皆精,透着严谨与真诚,其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性,恰是“家青制器”的精神内涵之所在。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