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和(1771-1840) 行书诗
手卷 水墨纸本
35×403 cm
RMB: 220,000-300,000
董其昌《宝研斋图》作于天启二年(1622),董其昌时年六十八岁,系为李伯襄写书斋图,以答谢他馈赠二研,并题诗其上。图中主人的书斋宝砚斋被简化成一茅亭,伫立于湖畔,背倚山脚,林木参差,远处有山脉突起。在构图上受到倪瓒三段式的影响,但是山峦起伏,避免了倪画中萧瑟的意境。在笔墨上明显是受到了黄公望的影响,去其苍茫浑厚而偏于柔润清秀。近处陂陀上诸树的画法颇值得玩味,七棵树的种类及高矮不一,并且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或以细笔精心勾勒,或以墨点层层晕染,或粗墨或细笔,或横点或竖点。故宫博物院保存有董其昌五十岁前后绘制的《集古树石图卷》,是他临摹古代作品中树石的稿本,本幅中树的各种表现方法在《集古树石图卷》中基本都能找到,可见他在绘画中临古仿古,集古人笔墨之大成的功力。此作曾经国民党宣传部长潘公展夫人唐冠玉女士收藏,吴湖帆鉴定并题写签条“董香光宝砚斋图真迹”。
王撰、高简等《 绿窗对弈册》系清康熙四年至十一年间(乙巳至壬子,1665-1672年)诸家为抗云(隆吉)所绘。抗云(即隆吉)以“绿窗对弈”为题作诗一首,然后邀请诸家作画、和韵题诗,表现“绿阴绕屋傍溪山,坐隐虚窗景物闲”的休闲景致,及主人“收来残局宁忘事,堪破枯坪且闭关”的高逸情怀。本册页画计十二开,画家分别有王撰、钦揖、陆鸿、高简、章夏、叶筠、钮贞、潘任、沈屺、陈说、金造士、顾樵。册页前有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所题的“画中有诗”,称赞诸画成功地表现出了抗云诗中的意境。几位画家都受到了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其笔墨风格均渊源自南宗,但是由于画家的师承、立意不同,上述诸画的构图、笔墨也都各具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特征。册页后附周之璵、王撰、橘庵衍、李绍靖、查翀、高简、徐溍等和抗云诗原韵的题诗,诗、书、画相得益彰,体现出了清初文人间的相互交往和生活雅趣。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