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雕塑的尖货来了
0条评论 2013-05-10 15:57:50 来源: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 作者:思瑶

西班牙雕塑的尖货来了

高迪、毕加索领路

中国和某国建交多少周年这种事总是让人特别高兴,对方总会拿出国宝级的艺术作品,不远万里来咱这转一圈,比如这回为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光是这些大师的名字,就让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了。馆长范迪安称,“来自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31位艺术家的79件作品,是20世纪西班牙艺术最重要的收藏之一,观者能从中领略到整个20世纪西班牙艺术创作中举足轻重和特立独行的声音。”

一进展厅,第一眼所见便是高迪创作于1909年的雕塑《烟囱通风道》,这座泛着黝黑光泽的雕塑完全体现了他的曲线美学标准。颠覆了常规传统美学,整个烟囱由高迪常用的圆形、双曲面和螺旋面构成,让人不免想起他曾说过“直线是人为的,曲线才是上帝的。”窥一斑而知全豹,整个巴塞罗那的热情都通过这件雕塑照耀到了北京城。

以高迪的现代主义为起点,紧随其后放置在展厅中的是加泰罗尼亚新中心主义作品,包括了激进先锋派加尔加约、胡里奥·贡萨雷斯和毕加索等人的创作。如胡里奥·贡萨雷斯于1934年创作的《被 叫做“镜中的女人”的人物》,已经完全放弃了人物形体的描述,转入抽象线条的领域;而毕加索于1961年创作的《站立的女子》,显然是将他立体主义绘画中的女子三维化的结果,站在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几位先锋艺术家对铁质雕塑的研究,影响了后来几代艺术家的探索。

达利和米罗再创高峰

继续深入展厅,便来到了达利和米罗领衔的超现实主义世界。大家都知道他喜欢任意的夸张、变形、象征,展厅里的雕塑《歇斯底里、流线型的裸体女子》将疯狂留给了雕塑的头部,像是两只角一样伸向两边,极不协调地嫁接在皎洁丰腴的躯体上,也许这就是达利潜意识中那些歇斯底里女子们的样貌?而米罗1970年创作的雕塑《女子》,则单纯的以翅膀、小鸟等形象勾勒出女子的身躯,简单纯粹又引起观者无尽联想。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以三维绘画作品为大家熟知的巴塞罗的作品铜雕《桌子》收尾,看似平凡无奇的样貌给不了人石破天惊的感觉,也没有咄咄野心逼人气势,但就是这样一位从美术学院退学的艺术家,在非洲的马群里画画,用泥土做雕塑,如果说某些艺术家以哲思为启发向天空而生长,那么巴塞罗的作品就带有一种大地的力量,如同《小王子》般纯净而动人,以质朴的温暖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你。

此外,展览上每件雕塑作品,都配有该艺术家的若干画作,比如胡里奥·贡萨雷斯的《坐着梳头的女子》等,清晰地展现了艺术家三维造型的构思过程;而毕加索1934年以中国水墨所画的《裸体》,显然属于毕加索艺术蜕变时期的探索佳作之一——看外国人用中国水墨画画,隔着时空穿越的异样感也颇为有趣。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