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青花釉葵花洗
越窑青瓷莲花碗
2013年的春拍大幕4月初在香港拉开帷幕,三大拍卖巨头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几乎在同一时间集结香港举行拍卖,打破了苏富比率先举槌的中国艺术市场惯例,使得这场春拍大战颇具看点。而瓷器一直都是拍卖会上的重头戏。
如冰似玉的唐代越窑青瓷
唐代制瓷业在隋代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如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即“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生产面貌。
越窑青瓷是唐、五代青瓷的杰出代表,其窑址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慈溪一带。从越窑青瓷的传世品和出土物来看,确为质量上乘之作。此时的越窑青瓷胎质普遍细腻坚致,胎色呈灰或灰白色,基本不见气孔或杂质。器物多里外施釉,釉层均匀,釉色多呈青绿或青黄色,釉面浑厚滋润,如冰似玉,尤其是晚唐、五代时期曾作为吴越国进贡中原政权的“秘色瓷”器,更是将越窑青瓷葱翠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难怪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釉色。越窑青瓷不仅釉面精致无比,其造型也典雅优美,式样繁多。许多器物还能逼真地模拟自然生物的形态,如仿照瓜形制作的壶,仿海棠花式的碗、盘等皆惟妙惟肖,其中模仿荷叶形状的洗子,则更充分发挥了青釉莹润欲滴的特色。
唐代越窑青瓷因为追求一种“冰肌玉骨”的艺术效果,所以早期器物极少装饰,仅以釉面取胜。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刻划花纹,则受当时丝绸、金银器、铜镜的影响。它以各种龙凤、游鱼、云鹤、鹦鹉、蛱蝶、花卉等作主题,线条纤细流畅,纹饰生动活泼,使单调的釉面平添几分诱人的魅力。
宋代瓷器艺术之美直入人心
在3月中旬举办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来自中国宋元时期的瓷器成为最大亮点,均以高价成交,除了几家拍卖行征集所得外,展销交易商甚多。这种情况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宋元瓷器的异常火爆是西方交易商布局,但事实并非如此。
众多欧美学者、鉴藏家以及一些中国学者、鉴藏家等人均有共识:这种现象是尊崇宋元器物,其代表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高点,这种认识在西方是长期形成的,既有美学原因,又源于历史成因。
宋代艺术之美直入人心,其典雅高逸的品位影响深远。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而美国学者Bonnie Smith的总结较具代表性:“由于宋朝艺术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品位,宋代瓷器、绘画、书法和丝织品无一不传递出有节制而不失驾驭能力,微妙而不失洗练的韵味。”
此次亚洲艺术周的宋瓷交易,表面上看似人为布局,引发成交火爆,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事实上,优秀宋瓷作品的行情从未下跌,如2008年的纽约春拍中,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双鱼耳瓶斩获228.1万美元;而在2007年纽约春拍中,一件同样是龙泉窑的明代青瓷刻牡丹纹葫芦瓶,高达56.5厘米,但成交价仅为 42万美元,足见宋元瓷器与明清瓷器的区别。在2012年的伦敦春拍中,一件南宋仿哥釉海棠式小碗(应为南宋龙泉窑作品),形制规整拙朴,釉色与开片宋韵十足,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标注此作品仅为宋代作品,但不保证为哥窑瓷器,故估价仅为20万英镑至30万英镑,但成交价却高达80万英镑。宋瓷市场受到追捧都缘于其强大的感召力,早在乾隆时代,宋瓷就受到自上及下的无比尊崇,更不要说当代。
最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宋瓷,一部分经由百年以来较著名的收藏家递藏,成为行业内所谓的传承有序,另一部分虽然未必有名声显赫的收藏家递藏,但只要是精品,无论名家递藏与否,都成为深受市场追捧的“生货”。只是若由专业经营者与收藏者经手把关,其品质或许会较为可靠。
由于宋瓷年代久远,故于清代至后世所出现者,其面世之初多非流传有序。以清宫旧藏宋瓷为例,乾隆所藏的宋瓷,无论是真品抑或后仿,其大多由各地偶然出现或出土后再经督抚将军、大员进贡所得。此外,自宋以降流落到海外的宋元瓷器不在此例,由于宋朝的商业活动、商业氛围远高于唐朝,流落在外的瓷器数量自然也较大。
清初瓷器精细华美集大成
清康熙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瓷胎比明代胎质更加坚硬精细、颜色更加洁白;瓷釉和瓷胎结合得特别紧密,比明代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瓷彩方面,不但继承了以前的彩色,还创制出珐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种。青花瓷占据了康熙朝瓷器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出现了可以渲染出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的“五彩青花”。康熙彩瓷除了主流青花瓷外,五彩瓷的地位也不容忽视,达到了我国古代五彩瓷的最高峰。
雍正时期的瓷器在继承康熙瓷器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瓷胎的特点基本与前朝相同;瓷釉方面的特点为盛行仿制宋朝著名瓷窑的釉色如炉变红釉、炉钧釉等;瓷彩青花依然为主流瓷彩,珐琅彩得到发展,粉彩逐渐取代五彩,走向繁荣。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