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圳美术馆论坛”简介
“深圳美术馆论坛”是一个常设性批评理论研讨会。2003年,深圳美术馆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以“共生和互动”为主题的第一届研讨会,会议梳理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当代艺术20年来的历程;2005年第二届论坛以“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为主题,就中国当代艺术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2007年,“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与“首届雅昌艺术论坛”合并,力图从“媒介、图像、市场”这几个关键词深入当代艺术创作、批评的内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考察。第四届论坛以“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为主题,针对已经发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案例,针对这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邀请有关学者就此主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和分析。第五届论坛以“社会主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把中国当代艺术放在中国思想的进程中,放在中国现代性的过程中,放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中进行考察,力图厘清当代艺术和“社会主义经验”的复杂关系。
这五届论坛邀请当今活跃的艺术理论家和学者发表他们的见解,五届论坛均在开幕时同步出版文集,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已成为深圳美术馆的一个学术品牌。其中,第四届论坛文集《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被“艺术中国”评为2010年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出版物。
二、 第六届论坛主题: 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
三、主题释义
今天,人们习惯用“后工业时代”、“高科技时代”、“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时代”等词汇来描述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尽管这些词汇的用语不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指向,这就是人类在今天正处在一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时代,以上这些词汇所描述的时代,其共同基础正是数字技术,即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和纽带的技术方式,它是人类有历史以来所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方式。
数字时代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社会人的生存和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并深入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中。
毋庸置疑,数字技术也深深地影响了当代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影响了作品的呈现方式和作用方式;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数字技术的运用,以及它所带来的艺术观念、艺术语言、批评方式的变化已经显而易见,不可回避;然而,我们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又是如此之少。
“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只是一个提问,对我们而言,它是一个相对陌生而且是有待探索的新领域;它的问题意识,是指向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中与数字时代的关系问题;它希望讨论的是:
数字时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和批评的影响和改变?
当代艺术批评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艺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话语方式、批评模式与批评方法论?
对数字时代的艺术及批评的未来展望?
……
四、论坛组织
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
论坛组委会
主 任:宋玉明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子蚺 孔晓冰 宋玉明 李原原 张燕方
赵伟东 鲁 虹 覃京侠 游 江 黎晓阳
学术主持:孙振华 鲁 虹
执行策划:覃京侠
五、征稿须知
征稿面向所有对本届主题有兴趣并做出切实研究的广大学者、学生;所有投稿文章必须是本人原创、且未发表过的作品;文章一旦采用,将收入本届论坛文集并支付稿酬2000元,论坛将择其优者邀请前往深圳参加会议。
六、征稿截止日期:2013年8月20日
七、稿件要求
1.正文长度在3000-6000字之间;
2.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3.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4.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5.随文章附上作者简历、联系方式(手机、电邮)。
八、投稿方式:电邮投稿,请将投稿资料发至qingjiangnv@126.com
九、咨询:
深圳美术馆 覃京侠
电话:0755-2542 8546
传真:0755-2542 6070
编辑:文凌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