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李燕作品价值分析报告
0条评论 2013-05-17 14:37:59 来源:中证网 作者:贺雷

李燕先生以速写动物为擅长,他画的猴子往往是拍卖市场的热点,但不止于猴子,其他动物也画得很生动,在这方面他常常不忘恩师刘继卣先生的教导。苦禅老人让他在十一二岁便去动物园写生,尤其速写猴子、小鹿、松鼠、禽鸟等等,道理是它们动作快,难捕捉,将它们画好后其它动物也就好画了。每每在他写生回来时,苦禅先生就赶忙“检查作业”,教子之心可见一斑。

李燕先生在荣宝斋编辑科工作六年,这对他来说是很好的一段学习机会。那是“文革”后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尽管国内字画文物市场没有开放,但是外宾特别是日本文人和客商频频地大量购买文玩字画,而在尼克松访华前后,西方学者和商家也开始光顾荣宝斋。当时周恩来总理的得力助手谷牧同志很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常请李燕去鉴定品评书画文玩,那时李燕有内行经理侯愷先生的支持,用当时的说法是“为国家的外事外贸活动做贡献”的号召,无论到外省市收集文物还是在编辑科复制和出版名家高端作品的过程,使他的经验阅历和鉴定的眼力大为提高。白天见到的“好东西”,晚上回来向苦禅老人“汇报”,老人边听边评,谈古论今,洋洋洒洒,一张拓片就能引发出书法演进的一段精论,两方印章就能说出几十年前的几件趣闻。另外其父同辈的文化人往往以文会友,侃侃而谈,这些如清泉喷涌的甘霖滋养着李燕的文化心灵,现在看来这既属于他们父子也是属于民族文脉的传承,这种环境绝非常人可比

对他的作品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后可以看出:

一.无论中外能够传承的作品都是最代表时代的都是有文化历史含量的。李燕先生的作品有主题、有内容,重要的是有思想,表现作者的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那些生动而尖锐的漫画作品,记录下社会生活的真实。

二.艺术创作是要有激情的,李燕先生的作品有饱满的情绪,爱憎分明,特别是表现在对小动物的创作中,我们能体会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你看他画的小猴子似乎在和观者对话,如果画者不是由衷地爱它们,是画不出这种情绪的,他的一切技巧都饱含着真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与自然的尊重与交流。怎样交流呢?—拟人化,这也是他从苦禅老人那里继承来的优良传统,苦禅老人常常是聊着画画,他画的鹰、鹭鸶等禽鸟特别能传达人的情感。他笔下的螃蟹犹如京剧舞台的扎靠大将,与白石老人笔下带着泥土香气的螃蟹截然不同,这是苦禅老人从京戏的写意手法借鉴来的。而李燕则全面接受了,只是表现的题材不同。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画也如其人吧!

对艺术市场有深入研究的认识,这几年应该能够看到李燕先生作品在市场上逐年稳健增值的现象,虽然市场上李燕先生的作品量相较同辈同层次国画家并不算太多,但即使是在艺术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时候,李燕作品的市场价格也在逐年提升,且成交率非常高,反映出藏家对李燕作品价值的高度认可。如要要寻找艺术品市场的价值洼地,或者要“捡漏”的话,李燕先生的作品绝对值得关注。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