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您觉得接下来一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形势会是一个逐步回暖的过程吗?
董:国际艺术品市场其实是随着经济走的,我们的艺术市场跟经济有关系,但是起伏的幅度远不是经济走势的幅度所能体现出来的。我们在增长的时候会100%、200%地向上浮动,而下跌的话借用陈东升陈总的话说跌幅会达到40%,实际上还不只这些,有些会达到60%~70%。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产业会出现这样的跌幅还能承受得住?可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这说明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还有本行业自己需要去调节、调整的过程。而这么高的跌幅也并不代表着作品、拍品的价值下跌,而是拍卖行成交总额下跌。而且恰恰是因为作品、拍品会自动捍卫自己的价值,才造成了拍卖行征集难的问题。
苏:目前作品价格普遍走低造成了征集的困难吗?这是在油画、国画等所有领域里都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单向的困难?
董:价格低藏家就暂时不愿拿出来了,这对藏家来说没什么损失,因为过几年好的作品还会持续升值。但是对拍卖行就不一样了,拍卖公司需要不断有业务经手才可以生存,所以才会说到有可能拍卖公司的日子会不太好过。你说到的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中国大陆地区甚至包括亚太地区基本上分为三大项:中国传统的水墨书画、瓷器和古董以及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品。而这三大项其实是一个整体,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同时它们彼此之间也略有区别,是因为原本的分配比例就不一样,一直以来中国传统书画就占到市场份额的60%左右,正好这60%的跌幅又是相对比较小的;而瓷器、古董市场的低迷是全球性的状态,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伦敦、在巴黎,或是在香港,过去这两年都处于稍冷的状态;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板块又处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也是这三项里边受打击最大的。
苏:国外藏家有从画廊购买现当代艺术品的习惯。而中国的情况是,藏家在拍卖会中购买居多,大家会主观地认为拍卖行因为有专家把关更可信。所以有些潜在藏家还处于观望的状态。您觉得还有很多潜在藏家在等着进场吗?现在适合藏家进场吗?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