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99艺术网威尼斯现场报道)威尼斯当地时间5月29日,由全球艺术中心基金会与亚洲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大型独立项目“文化•精神•生成”拉开帷幕,并举行为期3天的VIP预展。此项目由三个具有差异又相互关联的展览组成,其中第一单元“重探”与第二单元“放大”同在莫拉宫殿举办。
第一单元“重探”,由荷兰著名策展人卡琳•德容策划,亚洲艺术中心主办,邀请19位中国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参与。包括蔡国强、张洹、徐冰、尚扬、庄喆、杨识宏、周春芽、叶永青、张方白、李真、应天齐、张国龙、瞿倩梅、郑重宾、黄致阳、沈克龙、华庆、黄钢及韩涛。
这些艺术家大部分出生于1930年至1960年间,经历了西方艺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冲击。在探索中他们寻找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其中蔡国强、张洹等人多年旅居海外,周春芽、徐冰从欧美留学或游艺后回到了中国,这部分艺术家对于西方文化、艺术有着深刻的体验,但最终做出了回归东方文化母体的选择。而“东方文化精神”正是展览“重探”的核心,这19位用既有开放性、国际性又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作品诠释了“新东方精神”。
第二单元“放大”由黄笃、杨心一共同策划,北京德美艺嘉协办,同样邀请了19位艺术家参展。
展出作品包括徐冰的新录像《地书》,张洹的行为摄影《为水塘增高一尺》,也有来自海南的“拆了旅行社”小组(翁奋、文武、黄学斌)的介入性地域性社会文化的作品,著名画家毛栗子的抽象画,年轻的画家苏轲、杨帆、耿旖旎、侯晓威、李华、刘正勇、孟思特、张凯带来的绘画作品,雕塑家李象群和李真的最新作品,也有年轻的艺术家范娅萍的雕塑装置和绘画与黄心健的装置及张巍的摄影。
99艺术网现场采访了策展人黄笃,他认为通过“放大”可以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艺术家采用的创作语言都是开放的,不需要唯一的与固定的理解。这一单元中的艺术家相较第一单元更为年轻,他们在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冲突、矛盾中试图重新建构新的语言。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