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艺术作品屡屡卖出天价 各个堪比神笔马良
0条评论 2013-06-03 11:04:09 来源:21CN 作者:陈新颜

明星创作艺术品的原因

明星创作艺术品的原因

为什么明星都爱书画、玩跨界?

答案一:陶冶情操

有的明星书画摄影纯粹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技巧,动机简单而纯粹,就是为了提升审美品味,为了让自己抛开包袱在精神世界里天马行空,将思想和精神解放。譬如“玉女派”开山鼻祖美称的周慧敏从小就自学画画,1997年从圈中隐退后,还在温哥华拜师学习专业绘画。她的油画《新疆老翁》获得了“视艺新纪元奖”,即便是不懂画的普通人欣赏,也能看出其中饱含的情感与画技的娴熟。这类明星通常都从小就培养起对艺术的触觉。为了陶冶情操而画画的明星反而不会用“天价”来忽悠人,毕竟这只是个人爱好,不需要用来赚钱或是炒作。能够有人欣赏就于愿足矣。

答案二:舒缓压力

做明星,工作量大又没有隐私,成日处在浮华世界里,连一点点的小事都要放到大众的眼光下接受检验。有许多人因此而患上心理病,就算没有心理病,压力也是巨大的。而安静的书画摄影恰恰就是舒缓压力的好方法,让他们能够沉浸下来,远离浮躁。譬如郑秀文在患忧郁症的时候,心理导师就建议她学习画画来排遣压力;而赵本山在生病的时候,也不放弃书法,用书法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陈珊妮对于画画就做过总结:画画比较类似睡眠、甚至泡茶,对于工作狂而言,画画是较为健康甚至带有疗愈性的。

答案三:附庸风雅

对于明星跨界玩书法、画画,用姜昆的话是:“明星书画与其说一种新潮流,倒不如说这是向传统的回归。”所谓传统,是曲艺人琴棋书画皆能的传统。只是,有多少明星是真正这么想的?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学习而学习?恐怕更多的还是为了粉饰脸面,附庸风雅罢了。会画画、会书法、会摄影,说出来多体面,为自己的明星光环又添一笔,“才子”“才女”的称呼不绝于耳,这可比简单的拍广告做活动优雅多了,这是气质与里子的事儿。既能让粉丝们欢喜追捧,又从侧面提升了自己的身价,何乐而不为?

答案三:投资赚钱

这里说的赚钱包括两个思路,一是自己收藏名人字画贩卖赚钱,二是用自己的作品套现赚钱。曾经明星投资首选餐饮、房地产和股票,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明星将投资目光锁定在了收藏上。赵忠祥会所里放着5亿元的珍贵藏品,张铁林热衷收藏明人手札……张铁林以225万元的价格拍下赵之谦的39通手札,只过了几个月,赵之谦的手札价格就已经翻了一番。赚钱功力可见一斑。当然,为了懂收藏,自己首先也要会两下子,所以赵忠祥热衷画画张铁林热衷书法。巧借名气,将自己的作品套现,则又是一类明星的思路。倪萍开国画展时,定价1.5万到15万不等,还有专家为她加持称值这个价,一场画展下来数字相当可观。周杰伦将版画量贩销售,也是一种赚钱方式。

答案四:社交往来

明星也有圈子,每个圈子里玩的东西都不一样,你若想要进入一个圈子,那么就得与这个圈子里的人有共同语言。别人会你若不会,就会被排斥在外。所以在兴起明星书画摄影的现在,明星们去学习画画书法,也是社交礼仪的一种。譬如央视主持人就集体喜欢画画,经常聚会聊画画,还在一起开过画展。他们各有擅长:董浩擅长画戏剧人物,赵忠祥拿手的画是毛驴,崔永元的作品是大公鸡,倪萍热衷花鸟作品,孙小梅喜欢画荷花,朱军拿手的是果蔬,王小丫喜欢画竹……好像谁一旦不会画画,就会在这个社交圈子里呆不下去一样。

答案五:各种炒作

在娱乐圈,没有曝光度就等于没有话题性,没有话题性就等于你没有价值,而没有价值的明星,在娱乐圈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因此明星们热衷炒作,而拍卖字画又是绝妙的一招。一次慈善晚宴,一个拍卖活动,亮相是必须的,但如果有作品出现,就更加吸人眼球,一旦拍出天价,更是各大媒体的头条。比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拍戏唱歌也未必有大反应,这种八卦新闻反而更加受人关注。既秀了一把高雅,也得了慈善的美名;既炒作了自己也炒作了所参加的活动、所赞助的企业。明星们要的效果,不外如是。

点评:

明星书画已经渐成风潮,可是大家心里也清楚,天价作品卖的不是书画本身,而是明星自身的商业价值。明星们创作的书画摄影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靠“明星效应”赚得眼球,但作品里艺术价值的模糊,也意味着这些作品的实际价值并不高,升值空间亦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明星字画有价无市,只能在慈善拍卖的时候喊出高价、出出风头的原因。真的放到市场中检验,结果显然是会惨不忍睹,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藏家愿意买他们的作品。不管明星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才作画写字,是为了自我陶冶还是赚钱炒作,公益拍卖和真正收藏毕竟是两回事,请不要把做慈善拍卖的捐献行为与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天价作品等同起来。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