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景泰蓝:景泰蓝收藏洼地中的洼地
0条评论 2013-06-05 14:13:0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廖阳

藏家吴林手中的明朝小酒具,是其目前收藏的年代最早的景泰蓝藏品。

藏家吴林手中的明朝小酒具,是其目前收藏的年代最早的景泰蓝藏品。

道光年间的琥珀色冰纹小罐瓶。

道光年间的琥珀色冰纹小罐瓶。

即便在上海前后待了三十余年,景泰蓝收藏家吴林依旧操着一口浓郁的北京腔。自小在北京大院长大的他,从上学开始,便常和同学在北京西直门外的郊区捡拾“宝贝”。其后,吴林的职业几经变化,先是在上海当了十几年兵,后又在北京军队院校当过教官,做过进出口贸易。退休前,他一直是上海某大型国企的工会主席。

吴林先后做过陶瓷、翡翠、和田玉、国画的收藏,最终定格在景泰蓝上。1995年去美国参加国际展览会的经历,让他见证了景泰蓝在国外销售和收藏的异常火爆,也敦促他有意识地走上景泰蓝收藏之路。4年前退休至今,吴林形容这段时间自己收得最“猛”,清晚期民间作坊老天利出产的精品景泰蓝,尤其成为他收藏的重点。

“故宫博物院6000余件景泰蓝主要涵盖元明和清代,辛亥革命之后以及现代的藏品基本是点缀之物。”吴林解释说,如果说景泰蓝收藏是整个艺术品收藏的低洼地,清晚期景泰蓝的收藏则是低洼地中的低洼地。藏家少,加上价格并不高昂,让吴林觉得收清晚期景泰蓝是件“性价比高”的乐事,“相较动辄十几万元的书画作品,几万元一对的老天利的筒子瓶,我们民间藏家还收得起。”

从元明至今的景泰蓝,吴林目前共收集了500多件,清道光琥珀景泰蓝对罐、清末德兴成大肚瓶、民初红地黄花筒子瓶、德国镀金白珐琅盘木钟、1860年法国彩色珐琅盘壁炉钟……这些藏品大都四散在其工作室的茶几、过道和窗台上,他也不怕不识货的人将其打掉,“因为在不懂的人眼里,这些就是废铜烂铁,他们不会去碰。”吴林笑说。作为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今年6月,他将携部分藏品参加市民文化节收藏大赛。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