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新媒体艺术无处不在
0条评论 2013-06-07 09:27:4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周刊 作者:周晓

李振华:新媒体艺术无处不在

李振华:新媒体艺术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艺术品与其展示空间的关系一直是被讨论的问题,如何让艺术品走出居高临下的博物馆、美术馆语境,真正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这是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近日,上海Chi K11空间的开幕展,便是策展人李振华对于上述问题思考的一次尝试。在他看来,艺术在未来也许可以不需要有传统意义的“空间”来展示,特别是新媒体艺术。它可以无处不在,这既是对艺术不断更新变化的认识,也是对艺术强化人的存在感的肯定。

记者:此次Chi K11空间的揭幕展,从场地的选择上让人想起去年广州三年展的“正佳广场计划”。同样是对公共场合的使用,但此次您的策展文字中提到了向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米歇尔·奈马克致敬,似乎是当年Michael Naimark受洛克菲勒基金会委托做的媒体艺术和实验室调查引发了您做此次展览的想法,本次展览您的策展理念是什么?

李振华:在本次展览的研讨会中有涉及这个主题的论述,主要是Michael讲座中对媒体艺术在全球范围的一个综述,这可以被看做是展览中一个语境的基础。同时,下月即将到来的西格弗里德·奇林斯基,他提出的“媒体考古学”这一理念可以成为又一个非西方中心主义的佐证。本次展览有几层目标,一方面是关于媒体艺术源流和认知的线索,另一方面是来自公共空间和对未来的期待。

记者:本次的参展作品多为影像和装置,新媒体艺术就其形式和语言来说也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可能有的艺术家在亮相之后就很快被归类为“影像艺术家”或者“装置艺术家”,而很少被称为“新媒体艺术家”。您认为新媒体艺术在当下强调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振华: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理解为张培力1988年第一个作品《30×30》的开始,或是以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现象 影像》录像艺术展为开端,之前叫录像艺术,而现在更泛化为动态影像,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谈及新媒体是一个姿态,而不仅仅是现实物,新媒体展览总会涉及到新媒体通过时间、视角和媒介上的变化不断更新的现实,也涉及到那些反对媒体进步和科技化的艺术观念和实践。

记者:相对于现在越来越多出现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许多美术馆也在积极进行着各种公共活动,您能否分析一下这两种现象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否有交互的可能?

李振华:这个现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主要是关系美学系统的整体兴起,导致了今天艺术在空间中的形态变化,艺术是以人为本体基础的活动,在不断为这个发展中的世界提供关联性和人类之间的温暖。这个导向是未来艺术的方向。

记者:在您看来,影像装置类作品和传统的油画雕塑作品哪种更适合出现在公共的空间,或是各自都有产生各自影响力的途径?

李振华:多少人还在读书?多少人上网?这些都是今天公共空间概念的一部分,艺术肯定不是这个“公共空间”的必须,但是艺术可以无处不在,这既是对艺术不断更新变化的认识,也是对艺术强化人的存在感的肯定。

记者:面对出现在公共场所的这些影像和装置,观众可能更多是一种猎奇的心理,而作为当代艺术的特征之一,作品的文本阐释已经被无数人诟病,这种情况您如何看待?

李振华:这是现实复合体的一部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物,如同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在杜琪峰或是杨福东的电影前驻足,无需考虑文字或是故事性,也可以在伊夫·内茨哈默或是马尔尼斯·德·奈伊斯的作品中体验恐惧、游戏感和人类与机器共生的未来,当然还是有人会阅读我撰写的文本,或是米歇尔·奈马克的调查报告,从中获得疑问和愉悦感,这需要观者的探索姿态。

记者:此次在购物中心的活动强调的新媒体艺术概念,但就从形式来看,还是有一个展览的名称和策展人的概念在其中。也许展览两个字对于观众来说还是会把它们带回美术馆画廊的语境中,您认为将来的艺术创作和作品是否有可能更具渗透性,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李振华:我认为这不是购物中心,而是一个商业复合体。艺术在这里是必须的,如同郑志刚提出的理念“自然、人、生活”一样,艺术在这里是一个必须。另外这个展览的空间是一个固定的艺术空间模式,叫Chi art space。这个模式会伴随整个K11。 记者记者 周晓

李振华

多媒体艺术家、策展人和制作人。自1996年以来,在国内外博物馆、空间、机构策划文化项目及展览,2008年作为中国美术馆发起之国际大型展览《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的制作人,同年策划在佛罗伦萨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国!中国!中国!》、南京的《南京三年展》等。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