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峰美术馆作品观摩展暨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0条评论 2013-06-13 14:06:1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贾方舟

贾方舟

贾方舟:黑峰作品有三大特点

我这是第一次来到黑峰美术馆,看到这些作品,觉得虽然黑峰在美国这么多年,但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说某些作品和某些思考和我们国内艺术家有一着共同之处,这说明他仍关注着祖国。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路”是大家天天都能感受到的东西,和我们的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黑峰关于道路问题上的思考,是很有深度的。

我们国家高速路发展非常快,我记得2002年我在纽约的时候,对高速路的感受,是觉得我们离得很遥远,现在我们的周围高速公路已经随处可见。它到底给人类带来什么?或者是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思索。所以我觉得黑峰通过“路”这个题材,对当代人生存的问题把握比较准。

当然,作品要表现到底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我们另外考虑的问题。我感觉到,他这个思路可以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对“路”的表达,规模可能还需要扩大,现在的作品,是比较细的条带状,不足以充分表达高速路的形象。黑峰可以考虑把“条带状”的形式变成“段”的形式,或者可以考虑运用增加高速路上标志等等手法。

  总之,高速路的语言很有进一步思考和发展的前景,这是我们天天遇到的,这是过去时代没有的只有这个时代才有的,可以进一步做出比较大的文章。而且现在当代艺术界还没有人做这种表现。这个“路”的主题非常的好。

第二个感受,黑峰对硬质材料的敏感,给我非常突出的印象。他的作品,使用的材料全部是重金属,是硬质材料。这种材料与木头等对人有亲和力,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材料不一样,重金属是工业材料,工业材料和人性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冲突和对抗,黑峰选择了这种材料,也使得他的作品天然地带有了这种冲突和对抗。对材料的选择,体现了黑峰对艺术语言的选择,也是其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三个感受,黑峰在创作中把平面性和空间结合得很好,有些作品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空间。例如在一个红色的背景上,叠加一些立体的东西,这也是他作品的基本特点之一。这种作品,说明他想从原来的绘画中走出来,但同时又不想远离墙面。所以黑峰的这些作品,既是装置作品也是墙面的绘画作品,他只是用立体东西取代了绘画中的图像。这令我联想到,20世纪末绘画走到劲头走不下去的时候,一位艺术家在自己的画面上划了三刀,出现了三个口,这样画面上新的空间就出现了,绘画的死胡同从此也找到新空间。现在黑峰作品中这种平面性和空间性的组合,也具有同样的意味。他的这一类作品也很有意义。

王明贤:黑峰美术馆是其最大作品

王明贤:我原来不认识黑峰,也没看过他的作品,今天看到他的作品我感到很惊讶,很精彩的作品,黑峰是一个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我以前不太了解。这次看了作品,包括他的画册,我觉得他从水墨画到油画,到雕塑,再到装置,作品非常多,很有创作活力,作品丰富性和复杂性都值得关注。我觉得他这次正式展览中的作品,比画册的作品更集中地呈现,面貌更清晰。

刚才听批评家听得非常好,我谈另外一个观点。黑峰作品除了刚才说的水墨画油画到雕塑装置外,黑峰美术馆是他最大作品。这个美术馆我一路过来,有十几分钟看到的全是树林,一辆车没有,一个人没有。我没想到北京有这样的地方,奇怪,不容易,怎么建造的?

中国目前是个美术馆大跃进年代,到处盖美术馆,新盖的美术馆当然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但总体来说凑热闹,而且一个是美术馆建筑本身,一个展览本身都很遗憾.我看黑峰美术馆不容易,个人力量盖美术馆,而且展出了自己精彩的作品真不容易。看到这个环境我想起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说的:“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宅舍,也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象’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黑峰美术馆实际上和很多现代美术馆不一样,很多美术馆是城市方盒子,黑峰美术馆是和环境结合。他恰恰不是一个方盒子式的,而是有中国人对自然的情怀.黑峰的黑,他的美术馆黑色的。但是黑不沉闷,他有一个空间组织能力和光线处理。因为光实际是美术馆血液,中国一般美术馆是方盒子,白盒子,没有自然光线,但黑峰美术馆的光线处理的非常好。

他的作品和美术馆空间结合非常好,不像很多人作品和美术馆空间没有关系。他的作品根据美术馆空间设计制作的。比如对面这个雕塑,我看了觉得,一边的光线是非常刻板的影子,另一边是很虚的影子,这样一种又很真实很虚幻的感觉。

因为中国很多艺术家策展人没有空间概念,把东西堆在美术馆展厅,黑峰这样把空间结合,也是在中国目前来讲非常难得的。可能和他长期在国外,国外博物馆应该看得非常多,估计他的设计要不是在美术馆,要不就是在去美术馆的路上构思的。黑峰美术馆在中国是非常难得的美术馆,他的作品非常难得。特别是展品和美术馆空间结合在中国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